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济宁城投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和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要,找准企业基层党组织服务生产经营、凝聚职工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特色党建引领发展新路径
济宁城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个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济宁城投党委提出“党旗耀城投、党建促城建”党建品牌思路,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成立了文化中心、儿童公园、凤凰台植物公园、星城广场四个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队、青年先锋岗,以党建为纽带,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深化推进“党建+物业”工作的开展,打造“红色物业”,为物业服务装上“红色引擎”,探索出了“红色线谱”工作法,即党建“引领线”、惠民“服务线”、制度“保障线”、幸福“和谐线”,强化红色引领,完善红色阵地、组建红色队伍、弘扬红色文化,把社区物业服务打造成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济宁城投20余个党支部,300多名党员佩戴党徽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严格推动疫情监控、车辆人员筛查和防控处置等工作,济宁城投“党员先锋队”15名党员勇当先锋、冲在最前,充实到社区防“疫”最前沿,以实际行动展现着非常时期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城投物业公司对所服务的社区,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站,成立党员先锋岗,不顾个人安危、负重逆行、勇当最美“逆行者”。
夯实发展根基增强发展新动能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济宁城投确立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商业运营与信息科技板块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济宁城投成立之初,市委、市政府就已明确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定位。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加快经营性地产开发,济宁城投积极承担市级重点项目,在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的同时,逐渐积累人才、专业经验和品牌效应等资源。
改革完善金融服务。济宁城投以小额贷款、商业保理、资产管理、融资租赁、信用担保业务为依托,以拓展金融板块、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组建金服集团,以此作为济宁城投的重要利润来源。目前,金服集团的组织架构、业务框架已初步搭建,人员已基本配备。
组建商业运营板块。该板块主要通过对自持房产和文化场馆等资产的市场化运作、与保利剧院管理公司合资成立济宁大剧院等方式运营。
强化信息科技板块。主要以南威软件、浪潮集团为依托,以智慧城市建设等信息化产业为后盾,该板块不仅完全实现了市场化运作,更是济宁城投加快培育新动能、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此外,济宁城投并购的爱客多连锁超市是全市门店最多、规模最大、本土品牌效应最强的连锁超市。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山东创联三维公司负责运营的高新区增材制造中心位列全省首位,在长江以北地区位居前列。
通过市场化引领,业务重组、整合,济宁城投逐步实现了向市场化、规范化、实体化的转型发展,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推动自身变革激发创新活力
济宁城投围绕主营业务进行重点改革的同时,也加快由融资性平台向投资控股型企业转变。为形成集团管控、管理扁平、部门联动、业务协同的工作模式,济宁城投成立了资金管理、核算管理、资本运营三个中心,组建了商业运营公司,初步搭建了金服集团框架,积极拓展智慧城市建设等信息化产业。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丰富群众的文艺生活,济宁城投投资、建设、运营了一系列美术馆项目,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准的美术作品展,这些措施逐步使济宁城投实现了“经营城投”向“品牌城投”的转变。
为推动企业向市场化方向转型,围绕公司战略规划,济宁城投积极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对接合作。与保利地产合作,以共同推动济宁高新区创智谷项目建设;在成功引进碧桂园中央公园的基础上,又引入绿城中国,共同开发高品质生态颐养项目——湖畔云庐。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济宁城投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济宁城投制定了《2020-2022年人才发展规划》,建立集团“人才库”,切实把人才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要从集团范围内选取本科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员工进入储备库。压缩机关层级、精简机构人数,树立年轻化、专业化的用人导向。集团机关人数由2017年底的80余人精简至69人;全日制本科学历员工占比由2017年底的43.75%提高至56.52%;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员工占比由2017年底的0提高至13%;在集团机关中,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员工有6人,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有4人,一批“85后”干部走上了重要岗位。此外,济宁城投还计划引入财务、金融、商贸、英语等专业研究生。
济宁城投将继续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持续优化经营结构、深化机制改革、强化风险管理,积极推进集团由“经营城投”向“品牌城投”的战略转型,以实现国有大型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翟庆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