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为我们推广普及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孔子研究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殷切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两创”,融入时代,深入探索儒家文化普及与推广新方式,打造普及读本、加强对外交流、推动文化体验、强化对外宣传,倾力做好传统文化“落地”这篇文章,推动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研究转化重实践
应用普及暖人心
担当文化使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绝不是“关起门”搞研究,而是通过符合时代特征的呈现、适合大众接受的传播形式,主动发力推广普及。孔子研究院着力于“两创”,以应用普及研究推动学术成果转化、打造“春秋讲坛”系列讲座、成立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推动传统文化走近大众,走向世界。
孔子研究院积极响应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出版了《孔子的叮咛》、《儒家文化普及读本》丛书、《儒家文化系列丛书》(社会版)、《孔子文化与中国道路——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学术讲演录》等著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传统文化娓娓道来,让儒家文化落实落地,融入到现实社会中,为社会贡献更多智慧。推动儒学普及与干部政德教育实践相结合,以“传统政德思想当代价值实现研究”“习近平‘曲阜讲话’与中华文化复兴”、《中华八德:党员干部读本》《为政以德十二讲》等课题、著作,推出干部政德教育精品课程,打造孔子研究院独具特色的干部政德教育现场教学点。编纂《中国传统文化》(小学到高中),相继出版《论语诠解》英文版、韩文版、《孔子家语通解》韩文版、吉尔吉斯语版、《儒学精神与中国梦》英文版、《孔子这样说》德文版、韩文版,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向海外。
秉持“传统文化研究要起到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的理念,孔子研究院推出“春秋讲坛”,并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打造圣地公益文化讲座品牌,扩大儒学社会影响力。“春秋讲坛”自2007年创办至今,共邀请来自中国内地、台湾地区、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八十多位知名学者登台演讲,深入浅出地阐释推广儒家思想与智慧,举办主题讲座、系列讲座和学术沙龙近200次,累计观众三万余人次,产生了广泛、持久、积极的社会反响。近年来,孔子研究院推动“春秋讲坛”系列讲座走进乡村,走进学校,走向海外,全方位、多层次扩大了儒学普及渠道,面向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弘扬普及儒家文化。此外,还利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创新传播模式,开通“春秋讲坛”订阅号,下设“春秋讲坛”“儒学论坛”“学术交流”等栏目,推送名家学者演讲成果,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拉近读者与名家的距离,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领略专家思想成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全球一体化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进的新时代,儒学更需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推动儒学在海外的传播、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孔子研究院于2018年5月,成立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加强与海外学者、机构以及孔子学院之间交流合作;同年9月,成立孔子研究院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韩国分中心,依托这些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推动儒学在海外传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儒学,让儒学的智慧温暖世界。
文化体验“接地气”
礼乐文明展魅力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传统文化“落地”,不能在象牙塔里搞研究,而要结合社会需求,把握时代脉搏,让儒学润物无声的走进人心,代代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时提出:“在曲阜建设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使国外学生看了‘三孔’,再到孔子研究院进行深加工、再提升,体验中华文化,发挥曲阜文化的优势,是可行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规划建设并于2019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由“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区”、“孔子与儒家思想体验区”和世界儒学文献收藏中心等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综合运用了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实现了与传统设计的有机结合。小桥流水、儒风雅乐,“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区”以诗、书、礼、乐和艺为主线,分为礼门义路、洙泗之上、传礼继世、器以载道、游艺今古五个展示分区,巧妙地分割为古礼、拓片、篆刻、茶道等十多个体验区,移步换景,秀外慧中,文化氛围十分浓郁。“孔子与儒家思想体验区”由“中国的至圣”和“世界的孔子”两部分组成,直观系统展示了孔子的生平与思想,为人们勾勒出从古到今、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孔子形象。世界儒学文献收藏中心包括标准书库、专题阅览室、数字阅览室、分散式阅览区等功能区,收藏整理世界各国儒学研究成果。抛去了“学究气”,更加“接地气”,体验基地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体验者的接受习惯、体验感受,通过儒学与百姓生活结合的方式,将照本宣科转为生动实践体验,让体验者在体验和主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体验基地利用“孔子故里”这一地域优势,将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开展各类研学游,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政德教育培训班、社会各行各业的参访团、“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观摩营、海外孔子学院院长访问团、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团、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孔院代表团等国内外访客,成为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儒学的重要载体和对外传播儒学的优势窗口。一方面,体验基地先后承接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西部地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学员培训班、国家行政学院厅局级公务员进修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市内外、省内外的干部政德教育培训班等教学班次380余期,培训人员17000多人次,以传统文化讲解与实地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使领导干部加深了对儒家礼乐文化的认知,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普及效果。另一方面,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师生、访问学者前来体验中华文化,在密切与世界各国孔子学院文化交流、提升孔子研究院跨文化沟通亲和力的同时,让外国留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儒学走向世界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外宣平台强助力
普及宣传文化兴
当今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文化的普及传播离不开媒体助力。为顺应文化全球化发展与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在不断深入儒学研究与交流的同时,孔子研究院抓住媒体带来的传播推广优势,加强自有媒体资源“两刊一网一号”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对外宣传窗口,大力普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两刊”(《孔子学刊》《孔子文化》)以研究与普及儒家文化为宗旨,致力于“以精深之功力,高卓之识见,对孔子文化、儒家经典和传统精神予以探究、诠释、解说,俾使孔子文化、儒家经典、传统精神真正为国人所知、所识、所信、所行”。近年来,孔子研究院高度重视“两刊”建设,在提升水平、严把质量关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推广普及方面进行创新转化,并通过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向公众推介,推动了儒学研究成果更好走向大众,在弘扬传播儒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六周年之际,孔子研究院将建院23年尤其是两刊创办10年来的相关儒学研究和普及成果精选汇编,反复推敲、优中选优,汇辑成《洙泗儒话》(上、中、下三册),并举行“儒家文化与新时代国家治理”学术论坛,探究儒家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网一号”(孔子研究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则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体广泛、高效、便捷的传播优势,致力于传播最新学术动态,展示最新学术成果,打造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普及的网络平台。加大对重要学术活动、学术会议、学术成果、学术交流等的宣传力度,重点推介最新学术成果,策划论语学研究、新礼乐、跟着孔子去游学、儒家故事、洙泗儒话、孔子的叮咛等内容专题。从通俗易懂的儒学故事到系统深入的儒学论文,从谆谆教诲的“孔子的叮咛”到与名家零距离的专家访谈,让不同程度的儒学爱好者,都能通过便捷的现代化传播平台接受传统文化滋养。目前,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达13000余人,受众分布全国各地及海外。不断增长的关注人数,代表着儒学正在走近大众,走进人心。
孔子研究院着力创新思路,通过打造“两刊一号一网”儒学传播的高端宣传平台,综合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两种传播推广渠道,以名篇为体,以思想为魂,面向受众,守正创新,是儒学走向大众、融入社会的重要载体,极大的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落地。同时,扩大文化传播渠道,有效利用外媒合作平台,借力国家、省、市媒体平台,以专题、专稿、专版、快讯等多种形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只有走进群众心坎里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只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才能在时代潮流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吾道一以贯之”,孔子研究院牢记文化使命,与时代同步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懈奋斗!
通讯员 华静静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