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6日
第04版:

小小“甜玉米” 扶贫“大文章”

本报金乡讯(通讯员 吕玉靖)眼下,正是金乡大蒜上市、小麦收获的季节,在金乡县霄云镇西王楼村的20亩产业试验田里,几个农户正在地里掰玉米棒子,集中连片的甜玉米被风吹得“哗啦啦”作响,与收获之后的大蒜地相比,呈现出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别小瞧这二十亩地甜玉米!它采取的可是订单种植模式,采取“新零售”销售概念,通过微信平台直接装车拉走进了济宁、嘉祥、单县、鱼台等地区的超市或小区供应点。前两天,我们就向金乡县银座超市销售了200多斤。”村干部王观顺乐呵呵地说。

为解决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难题,西王楼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扶贫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子。“我感觉精准扶贫,让贫困户脱贫重要是扶志,必须要“授人以渔。”驻村第一书记王连珠说。

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西王楼村积极探索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由支部委员会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甜玉米种植、生产、销售进行全程技术服务,合作社负责统一供种,并签订保底收购价。周守迎是西王楼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已经79岁了,儿子周新国因患残疾也失去劳动能力,集体分配的承包地由女儿周三妮种植,经济产值不高。合作社成立后,周三妮在合作社成员的积极引领下加入了合作社,搞起了“甜玉米”的种植,每亩地增加3000多元收入。

“小小“甜玉米”,让群众尝到了产业扶贫的“大甜头”。王观顺说,通过产业扶贫基地的带动,现在找合作社洽谈订单种植的农户已经有三十多户,意向种植面积已经接近160亩。

2020-07-06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1552.html 1 小小“甜玉米” 扶贫“大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