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梅花 李骁
老旧小区今非昔比、农贸市场井然有序、文明出行蔚然成风……如今,漫步在曲阜的街头巷尾,体验着“吃、住、行”的细微变化,看着行人脸上舒展的笑容,就能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幸福感。
农贸市场“变形记”
华灯初上,苗孔夜市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小龙虾、麻辣烫、烤肉串……热热闹闹却又秩序井然,曾经的路边摊、大排档搬入室内,不仅退路还民,还起到了集聚效应,带火了“夏夜经济”。以“为民、惠民、靠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基本理念的曲阜,正加快推进农贸市场、特色小吃城等规划建设,组织占道摊贩、摊点商户、夜市排档集中连片,依规进场经营,在探索中找到文明创建和保障民生之间的平衡点。
在曲阜市双龙便民市场,走道通畅、光线明亮;地上掉片菜叶,会有人主动拾起;摊位边沿沾染污渍,经营户第一时间擦拭……曾经又堵又乱的菜市场早已经“脱胎换骨”,逛菜市场已经从“生活必需”升级为“生活享受”。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曲阜市市场监管局按照主体责任划分,第一时间成立市场治理专班,实行分管局长包战区、科长所长包网格、全局同志包路段的“三级联动”工作模式,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按下了“快捷键”。
“在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工作中,我们突出精细化设计和规范化管理。下一步,我们将以提升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实现城区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的新跨越。”曲阜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老旧小区“换新颜”
家住曲阜市天民食品厂家属院的孔先生发现自己住了二十多年的小区最近总是“丢东西”,拐角的杂物、路边的杂草、墙上的小广告……这些小区的“古董”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这些看似突然的变化其实是曲阜市职工中专教职工们“蓄谋已久”的改造计划之一。作为天民食品厂家属院的包保单位,职工中专在接到工作任务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小区实地考察、制定方案,之后更是马不停蹄地整修道路、清理垃圾、粉刷墙壁、施划车位……仅用了7天时间就让老旧小区换了新颜。
为巩固文明创建成果,职工中专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伍,每天到小区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活动,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文明浸染,润物无声,有了这么优秀的“榜样”,院里的居民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践行者。
今年是曲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为提高市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曲阜市实行文明单位包保老旧小区的“一对一” 整改提升制度,要求各文明单位对照创建标准发现问题、建立台账、逐个销号,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整治工作。
小区治,则城市治;小区文明,则城市文明;小区幸福,则城市幸福。对于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幸福应该就是楼道亮堂了、环境整洁了、绿化提升了、停车规范了,不管小区多老,总有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情怀改变它。
文明出行“别任性”
争分夺秒、骑车超速、逆行……交通不文明行为难整治、易反弹怎么办?在曲阜市,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志愿者给出了自己的“药方”:“您好,请您到安全岛等候红绿灯,这儿是车辆拐弯的盲区不安全。”在春秋路与大同路路口执勤的志愿者孔韦劝导一名在树荫等候交通信号灯的行人,“只要大家配合我们工作就不觉得热不觉得累了。”脸上晒得通红的孔韦笑着说。
为提高市民安全文明意识,创造文明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曲阜市组织志愿者在主要交通路口,人流、车流高峰时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各种交通不文明行文进行劝阻、劝导,收到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曲阜市全方面、多层次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推出“提示牌”、“行人、非机动车”等候区等交通管理新模式,开展“遵规守线-文明过马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力营造良好城市交通舆论氛围。目前,行人交通违法明显减少、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广大市民遵章守法意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