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1日
第02版:

靶向发力压责任 真抓实干保安全

——济宁市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

直击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十一)

济宁市应急管理局

稳扎稳打 狠抓落实

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集中整治

济宁市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济宁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将危化品行业作为整治行动的重中之重,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集中整治。

迅速行动,强化跟踪督导。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层层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各县市区第一时间传达要求并组织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同时,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在集中整治每个实施阶段实地督导各县市区工作开展情况,随机抽查危险化学品企业,及时发现工作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工作措施,确保集中整治行动顺利开展。

多措并举,保障疫情期间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通过电话、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远程监管监察,并主动加强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对接联系,详细了解企业安全生产需求,指导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助力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3月份,济宁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了3个督查组,对14县市区应急局和危化品企业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安全生产和防疫工作统筹推进。

严格执法,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集中整治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执法检查活动,3月份对危化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专项检查,4月份对重点县市区重点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抽查检查,5月份对危化品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严格监督企业做好整改落实,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全部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监督企业严格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预案“五落实”的要求限期整改,实现闭环管理。截至目前, 济宁市应急部门累计派出检查组478个,执法检查人员3192人次,检查企业1437家次,发现隐患5760项,已整改4999项,立案52起,停业整顿、停止建设施工10家,罚款116.7万元。

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

五项措施强化“地摊经济”

消防安全集中整治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摆地摊”成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措施。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消防安全集中整治行动,主动靠前,强化措施,为“地摊经济”保驾护航。

行业部门联动。积极对接协调辖区综合执法部门,掌握济宁市各地摆摊设点集中区域台账,摸清底数,现场走访,掌握一线临时摊区情况。据统计,济宁市已初步规划并使用金宇广场、仙营步行街、柳行步行街等多个临时摊区。

优化服务指导。针对不同街道、区域和集市的区别,结合新、旧城区不同,日市与夜市的特点,有物业单位和没有物业单位的具体情况等,拟定“一街(摊区)一策”,开展针对性服务指导,消除和减少摊点不规范设置等造成的占用消防车通道等问题。与此同时,辖区消防救援站设立固定和流动消防执勤点,对人流密集集市区域试行蹲点驻勤,确保如有突发火情第一时间处置。

宣传全面覆盖。树立“摆摊集市有阵地、消防宣传不缺席”的宣传理念,采取“充分利用屏幕、自行摆摊宣传、流动普及知识、摊点赠阅资料、抖音快手传播、微信微博发布”等多种方法在临时摊区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普及安全用火用电、预防电气火灾、避免占用通道、使用消防器材、隐患举报投诉等消防安全知识。

打造示范区域。为使济宁市各地临时摊区消防安全管理有样版、有参考、有借鉴,拟在7月上旬召开济宁市“地摊经济”消防安全管理现场会,从联防联控、消防器材、电器电线、摊位设置、消防宣传、安全巡查等方面打造消防安全示范临时摊区,推动“地摊经济”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有序化、实务化。

灵活监督执法。针对临时摊区容易出现的“占用车道、器材缺失、乱接电线、管理缺位”等火灾隐患,采取部门联合检查、发动街道社区、罗列问题清单、现场指导改正、耐心说服说理、火灾案例学习、结合专项行动、分片集中培训、约谈物业单位等方式,灵活多样对临时摊区依法开展监督执法,化解“地摊经济”火灾隐患风险。

截至6月底,为期半年的济宁市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已告一段落,各级各部门将持续发力,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安委会统一部署,接续开展规模更大、时间跨度更长、覆盖面更广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查彻查安全隐患,严密管控重点行业领域,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济宁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020-07-01 ——济宁市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1040.html 1 靶向发力压责任 真抓实干保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