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9日
第03版:

新时代里新追求

■本报通讯员 满广宇

今年66岁的山东省济宁经济开发区疃里镇农民张尚图从年轻时开始编写戏曲,至今已创作数百篇各种题材的戏曲。近年来,张尚图围绕精准扶贫、移风易俗、安全生产、教书育人、文明创建等社会热点创作了大量戏曲,这些戏曲经常被搬到舞台上演出广为传颂。2017年,张尚图又发起成立了秋英爱心义工团—戏剧曲艺爱心剧团,活跃在广大农村地区,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一支生力军。

用戏曲讴歌新时代文明

“……你听我说,咱们党的好政策;你听我拉,你有困难,咱们政府帮你忙……”还没走进济宁经济开发区疃里镇高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欢快的梆子说唱声就钻进了耳朵,这是秋英爱心义工团—戏剧曲艺爱心剧团正在排练《无偿租赁》,作者正是张尚图。他说,创作《无偿租赁》仅用半天时间,是因为他看到济宁经济开发区政府对农村创业者的支持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

张尚图创作的戏曲题材广泛,既有传统家庭伦理方面的,如《乡间路上》《女局长司秋英》《新时代的活雷锋》《三争母》;也有时下社会热点方面的,如在防控期间组织家人编排文艺节目:快板《防范也是做贡献》、河南坠子《暂不来往》等,让家人睦邻们从网上得到欢乐、受到教育。

不遗余力弘扬传统文化

2017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张尚图成立了秋英爱心义工团——戏剧曲艺爱心剧团。剧团没有经费,他便每年拿出近3万元的退休工资解决演员的生活补助和道具的购置,但是他依然在坚守着这份热忱。

对生活在农村的老人而言,一个传统戏曲节目,让农民群众感受到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营造了文明、健康、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演出活动丰富多彩,气氛热烈,精彩的节目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今年从5月29日开始,戏剧下乡活动开展已有半月有余,之所以选择这一时间,主要因为当地的传统,这段时间是芒种后较为清闲的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用戏曲的方式传播党的声音,政府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村老人农忙之余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张尚图说,未来,他会不遗余力的组织戏剧活动,让更多的人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使群众在丰富的文化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020-06-2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0539.html 1 新时代里新追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