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泗水讯(通讯员 姚树华 刘晗)夏至时节,在泗水县社区、商场、农家院落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食堂”里,有倡树“孝老敬老爱老养老”文明新风的笑声,“义工制”工作档案里,记录着志愿者的一言一行和点点滴滴。如今的泗水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绚丽绽放。
去年3月22日,该县召开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动员会议,正式拉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序幕。他们充分发挥统揽全局、把关定向作用,高点站位、系统谋划,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确保工作方向明、措施实、效果好。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制定《泗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制定重点任务推进计划。积极构建县中心、镇(街道)分中心、村(社区)实践站三级组织架构。按照试点先行、分批建设要求,先期完成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镇(街道)分中心和51个试点村实践站建设。今年4月10日,印发《泗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制定2020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程月度推进计划,要求各镇(街道)在健全完善已建成分中心、实践站基础上,将孝老养老、家风家训工作融于建设内容,全力推进村级实践站建设,实现年底“应建尽建”目标。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47个。5月初,依托音义河公园,采用景观石雕刻形式打造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1处。6月5日,在圣水峪镇5个村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食堂”建设试点工作,倡树孝老敬老爱老养老的文明新风。
“尽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还是进入了常态化。”该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国鼎说。去年,该县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今年,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要求,重新调整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动员全县111个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伍,统一归属县志愿服务总队领导,组建成立泗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1+8+N”志愿服务队。印发《新时代文明实践“1+8+N”志愿服务队组成人员及志愿服务年度重点工作台账》,明确2020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重点工作,安排部署733项志愿服务活动,实行台账式管理和一月一调度常态化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各志愿服务队按照工作台账完成志愿服务项目176项。
为打造文明实践“云平台”,6月初,该县投资31.9万元建设完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成为全市首批率先接入市级云平台的县市区之一。为实现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互联互通,在“泗水融媒”微信公众号开发“泗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统一调度和发布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县2860名志愿者、140支志愿服务队伍、首批25个志愿服务项目全部上线,正在试运行阶段,为下一步全面实现“群众点单、中心下单、志愿者接单”服务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为确保群众点单落到实处,该县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义工制”试点工作,实行“台账式”管理模式,建立定期与群众见面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明确任务目标、活动步骤、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打造“两中心一基地”培训平台,依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中心和志愿者孵化中心,打造义工培训基地,加强义工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义工服务48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