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
首页
第06版:

石门山·桃花缘

图文 董传青

花近云亭不知深,小径徘徊又逢春。古今演绎桃花扇,唯有石门成其名。

在曲阜城北25公里处,有一座清秀的山,因两峰相对如门,如迎如拒,所以名叫石门山。山上古树苍藤,泉凛涧幽;山下泗河逶迤,静婉从容。千百年来,它一直默默地守护着一方净土,不曾走入世人的眼中。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宁静。此人就是康熙年间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桃花扇》的作者。正是他的出现,才使得自然静朴的石门山从此闻名遐迩。

孔尚任31岁入石门山读书时,就被这座有灵气的山吸引了。或许他也惊讶于“奇幻无伦”的石门山,坐落在誉满天下的曲阜——这个可以接近皇帝的名利场附近,竟是这么一个宁静淡雅的去处,一个让人心灵净化的地方。

就是在这里,孔尚任开始酝酿《桃花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已经在他脑海中展现出来。那把溅血的桃花扇,也慢慢的浮现出水面。

四年后,孔尚任离开石门山,走向仕途,一去就是十八年。或许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十八年后,还会重回这片寂静的故土。

在他离开石门山的岁月里,他也曾瞻明朝王陵,访明朝遗士,寻明朝故迹,搜集了大量的历史线索。可以说,《桃花扇》是酝酿于石门山,成熟于江湖,定稿于京城。一时“洛阳纸贵”,演出“岁无虚日”,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此时的孔尚任,或已淡忘了给他创作灵感的石门山。然而,清秀挺拔的石门山,依然耸立在曲阜城北,默默守望着他,守望着这个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孔子后裔。

辗转十八年,孔尚任因被罢官在京城滞留两年之后,又重回石门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座给他精神慰藉的山。这里的山水成就了孔尚任,而孔尚任的《桃花扇》,也让石门山结下了桃花缘,让这座曾经清秀孤冷的山,平添了更为厚重的文化底蕴。

如今,走在幽静的石路上,倾听流水潺潺,感受鸟语花香。不知道有多少人驻足在桃花扇前,或找寻那段悲欢离合,或感叹只有如此清秀俊美的山水,才能装得下这位孔子后裔的满腹经纶。

2019-07-12 图文 董传青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045.html 1 石门山·桃花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