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5日
第02版:

端午

长沟粽子“兴”四方

我们的节日·

■本报通讯员 张爱英

6月24日,笔者在任城区长沟镇后薛村孙广荣家里看到,十几个人正在忙活着包粽子:苇叶一裹,放入江米、蜜枣,用麻线扎好,眨眼的功夫,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个四角形的粽子包好了。“这是端午节客户定的粽子,今天都要包完煮好明天一早都要送到客户那里。”孙广荣主要经营粽子批发,平时每天能卖一千多个。长沟粽子因质优价廉、绿色环保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区的粽子很多来自后薛村。

长沟人包粽子有悠久历史。600多年前,一南方客商坐船沿运河来到长沟,被当地纯朴的民风吸引,落户长沟镇后薛村,也把包粽子的技术传给了后薛人。以前包粽子是小打小闹,品种单一,提篮小卖,赚个油盐钱。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营养丰富、不加任何添加剂的粽子成为人们的首选。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在原料、花色品种、扩大规模上下功夫。据不完全统计,在济宁城卖粽子的95%是长沟人,他们都有固定的市场。后薛村范芝管在济宁北菜市卖了近30年的粽子,她包的粽子个头大,分量足,口感好,每天包600多个粽子,不到2个小时就卖完。只这一项,全家每年盈利近4万元,靠包粽子,她发了家,致了富,盖起了两层小洋楼。

靠包粽子后薛村率先跨入了小康村的行列。镇里聘请专家为后薛村设计了适宜居住的小康楼图纸,一年的功夫,20多座小康楼拔地而起。在后薛村的带动下,回林、付庄、前陈、元田等20多个村也相继加入包粽子的行列,全镇有3000多人从事粽子加工,年获利3000多万元,成为富民一大产业。

➡ 6月24日,任城区仙营街道东红庙社区开展了“情浓端午 和谐邻里”包粽子活动,让居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增进了邻里和谐关系。图为活动现场。

■记者 刘项清

通讯员 李勇 范兴建 摄

⬅ “赛龙舟”、画粽子、做游戏……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市红星幼儿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传统节日魅力,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图为小二班小朋友展示端午节作品。

■记者 刘传伏 通讯员 孙贵香 摄

2020-06-25 端午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0432.html 1 长沟粽子“兴”四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