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8日
第05版:

比学赶超 集中攻坚 大干快上 加速突破

“突破鱼城”蹄疾步稳加速跨越

本报记者 武旭 本报通讯员 闫错错

突破鱼城,“四宜小镇”全面起势

作为济宁鱼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玉峰见证了3年间“突破鱼城”战略下,乡村振兴、产业隆起的辉煌历程。“桃花节的举办让我看到鱼城镇政府为群众办实事、兴产业的决心,也让我坚定了投资创业的信心。作为返乡创业的企业家,吕玉峰通过土地流转打造了300余亩“鱼邑花谷”,发展农业观光产业。他还在惠河沿岸流转了几百亩堤岸,种无花果树,带领周边村民一起致富,通过冷存技术让他们的无花果远销国内外,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3万余元。

吕玉峰的故事正是鱼城镇打造惠河沿岸经济隆起带、“突破鱼城,乡村振兴”为主抓手,明确三区共建,全域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框架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鱼城镇将“三区五版块”紧紧抓住不放,一个一个咬住突破。经过不断探索实践,“突破鱼城”全面破题,起势良好,成效初显。2019年,鱼城冷链商贸物流园项目、古韵鱼城田园综合体项目成功进入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2019年,鱼城镇成功争取到“2+3”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程;2019年,马莪村顺利纳入山东省第二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项目;2019年,鱼城作为全省200个耕地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被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予以100万元的奖励;2019年,鱼城镇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十个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名单;2019年,鱼城镇圆满完成“合村并点”试点镇任务目标。

该镇利用中东南村街巷曲径通幽,商业氛围浓厚等优势,打造古韵鱼城24小时商业圈,吸引砂锅摊、大排档、夜市等汇聚于此,大力发展“夜经济”,实现白天商贾林立,晚间夜市繁华,镇区外形塑造与内涵提升的“双丰收”。 古韵鱼城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启动区详细修建性规划设计;杨邵村内7套精品民宿正有序建设中,特色鲜明;驻地西部卜桥大口径地热井,钻探深度已达2200余米,孔底物探测温74.5℃,井口温度67℃,出水量480m3/天,是目前济宁地区钻获温度最高的地热井,已具备温泉开发条件,计划通过管道将温泉回引至东部田园综合体区域,沿惠河西岸集中打造战国盐岩温泉度假区;通过打通提升杨邵至前蒋乡村道路,将杨邵至前蒋整个区域连为一体,以杨邵为中心,辐射前蒋、湾里、后蒋、乔口等村,形成北部美丽乡村建设片区,打造乡村振兴次中心;通过集中打造农园、农厂、农贸、农商、农宿、农堂、农街、农庄、农节等“九农”产业体系,突出党建引领,将鱼城田园综合体打造成为“红色”田园综合体。“突破鱼城”框架已经拉开,版块正在彰显,“三区联动”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突破鱼城的成效由外在到内涵,鱼城突破的影响,由县内而县外,鱼台县委的战略决策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突破鱼城,驻地建设提升发展品位

乡镇驻地承载着区域内行政、文化、商业等诸多职能,是镇域综合发展水平的“门脸”。 鱼城镇结合镇域实际,通过“十个一”工程项目,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发展品位。

鱼城镇将方与大街按照现代城市化风格打造成方与金街,长约1.8公里,总投资约2000万元,充分彰显自在鱼城的现代、活力与繁荣,建设“南部新城区”,定位以商业为主;将文庙街按照复古模式打造成古城文化一条街,加大“文庙”保护及开发力度,完成鱼台“老县衙”复建工程,搞好“百年油坊”品牌打造,深入挖掘老县城的历史积淀,打造鱼城“董家店”的历史名牌,建设“中部古城区”,充分彰显鱼城的古风、内涵与稳重。以鲁西南商贸城与冷链商贸物流园为依托建设“北部商贸物流”区,一新一老一商贸,拉开镇区发展框架,彰显城镇发展魅力,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组织专班对东关马路市场、鱼丰线两侧、西关346省道两侧违章建筑进行集中拆除,严格规范镇容秩序,结合“清河行动”向东片区继续延伸拆迁,镇容形象得到有效提升,为镇区改造、项目推进预留了发展空间。“自在鱼城”墙体文化、精神堡垒上墙等工作同步推进。

有序推进道路罩面及市政工程变更,加速推进弱电下地及立面改造。高标准完成道路“亮化”工程,点亮夜经济。根据镇区道路实际情况,分类购置高标准路灯,全面开展镇驻地“亮化”工程,合计安装180余盏,在有效提升了鱼城夜间“颜值”的同时,进一步激活居民夜间生活业态,点亮镇区“夜经济”。

有序推进党建“双基”楼、为民服务中心打造。鱼城镇将强化党建统领“双基”三年行动计划内容同“乡村振兴,突破鱼城”实际相结合,在改造原有党建服务大厅的基础上,整合功能,组建鱼城镇“双基”党建服务楼,打造集党建信息化智慧大厅、党建展览馆,支部书记论坛室、乡村振兴党校于一体的“双基”工作综合楼,实现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党建信息化的有机统一,强化基层党建主阵地,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在着力优化便民服务大厅的基础上,整楼规划设计,打造高标准“为民服务中心”,共计三层,总面积约3200余平方米,优化人员配置,强化服务功能,以党建为统领,建成集民政、人社、农合、农保、综治、应急管理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便民、利民、为民新平台。

突破鱼城,“乡村振兴”扬鞭奋蹄

冷链,是现代先进物流的结晶,极大延伸了优质农产品的销售触角。近年来,鱼城镇依托本地优质特色农产,积极推进冷链物流产业深入发展。

鱼城镇拥有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优势,桃子、大蒜、圆葱、辣椒等特色农产品规模连片,其中,“三河六岸”40余公里堤岸经济桃林,面积达5000余亩,大蒜2.6万亩,辣椒1.5万亩,全镇共有大小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0余家,冷库13家,农产品来源辐射全镇、苏北、金乡东部以及河南商丘等地,周边地区农副产品集中向鱼城聚集。全镇年可“吞吐”辣椒4万余吨、大蒜8万余吨,冷库冷藏贮存能力达到2万余吨;鱼城镇卜桥村拥有鲁西南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直供“老干妈”“草原红太阳”等知名企业,蒜蓉辣椒酱、脆皮辣椒、六瓣蒜等特色地方美食出口东南亚等地区。

鱼城镇充分利用农业发展优势,结合拆违行动,规范整治鱼丰线、中东北村等地大蒜交易市场,以冷链商贸物流园项目入选省发改委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为契机,依托鲁西南商贸城积极推进冷链商贸物流园项目建设,建设千吨级智能冷库30个、仓储库房4万平方米,大力引导农产品冷链仓储、商贸交易、物流运输进园区,逐步建成集仓储、冷库、加工、交易、物流于一体的农产品生产和冷链物流集散地,规范经营秩序,提升镇容形象。

建设古韵鱼城田园综合体,以桃花节举办、田园综合体打造为抓手,在文旅康养小镇建设上求突破。规划长青生物科技产业园,积极利用长青电厂技改扩能、压电扩热、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联合长青电厂和多家企业,利用电厂余热,生产生物质肥料、碳化稻壳等生物科技产品,鱼城“绿色产业”增长极正在成型。

“鱼城街道将继续以比学赶超、集中攻坚、大干快上、加速突破为主旋律,推进‘突破鱼城’各项工作,稳住经济基本盘,兜牢民生最底线,专班攻坚共突破,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双丰收、双胜利。”鱼城街道鱼城镇党委书记张永春说道。

2020-06-18 比学赶超 集中攻坚 大干快上 加速突破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9695.html 1 “突破鱼城”蹄疾步稳加速跨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