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8日
第02版:

曲阜市乡村振兴服务队

打好“组合拳” 决胜“收官战”

■本报通讯员 刘儒静 侯波

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曲阜市乡村振兴服务队通过打好“组合拳”,持续夯实党组织领导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

“战斗堡垒”强起来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吴村镇驻簸箕掌村乡村振兴服务队员朱传勇颇有感触地说。

“基层党组织处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惠民利民政策、扶贫资金都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来组织实施和落实,基层党组织建好了,脱贫攻坚工作才有抓手向前推进。”“服务队一到这里,就把基层党建当成重中之重,通过配齐‘两委’班子,吸收更多有思想觉悟和能力的年轻人进来,同时吸引培养一批青年后备人才作为干部储备。”朱传勇介绍到,“这些年轻人都是本村的致富能手,思路活、热情高,变着法地创新增收找路子,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家伙脱贫致富的劲头一天比一天足!”

班子强了,经济红火就有了基础。在服务队和镇党委政府联合帮扶下,簸箕掌村迅速行动,今年以来已建成占地100余亩的茶叶种植园项目,收益全归村集体所有,集体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7支曲阜乡村振兴服务队共帮助调整选配支部书记3名,帮助调整选配帮扶村“两委”成员5名,发展党员54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48名,培养后备干部228名,健全完善管用制度44个,吸引、培养产业发展人才72名,新建或改建村级办公场所13处,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工作基础。

村集体“钱袋子”鼓起来

“可别小看了这些太阳能板,平时不用专门去管它,也能带来稳定的收益。”在石门山镇朱家洼村村委大院的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石门山镇朱家洼村既是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也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2019年7月时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

作为服务队帮扶村的董庄北村、董庄南村也面临增收难题。但是服务队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转机。

服务队和村“两委”经过多次考察和论证,最终决定利用帮扶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在朱家洼村、董庄北村、董庄南村分别建设了2座100KW和1座4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部分帮扶项目的建设和生产都受到了影响,但是光伏项目的收益丝毫未受影响。截至5月中旬,3个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累计发电145000余千瓦时,实现电费收益共计 8.2万元。

“村里集体收入充裕了,就可以修缮村路、修建文体设施、美化环境、慰问贫困家庭及孤寡老人等等,群众就能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石门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季魁洋说。

去年7月入驻以来,曲阜市7只乡村振兴服务队利用帮扶撬动各类资金约2900余万元,开工建设33个产业项目,种类覆盖设施大棚、瓜果种植、家禽养殖、食用菌培植、光伏发电、钢构厂房等。经过发展后,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200余万元收入。

“回头看”补短板

“终于不用再蹭网了,我在自己家里也能上网课啦!”陵城镇小厂村小学二年级学生张珂莹的脸上写满喜悦。“真的要谢谢姚书记!”孩子的爷爷张凤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口中的姚书记,说的是济宁市城市管理局派驻曲阜市陵城镇小厂村第一书记姚树启。

为减小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曲阜市组织乡村振兴服务队开展了“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对帮扶村贫困户脱贫质量进行“回头看”。

在走访小厂村精准扶贫户张凤海时,姚树启了解到孩子因家庭困难没有安装网络,只能到邻居家去上网课。“不能让孩子因为疫情耽误了学习和成长!”他火速联系电信公司,自掏腰包500余元为其安装了两年的网络宽带。

在“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中,曲阜市乡村振兴服务队紧紧围绕脱贫质量、扶贫政策精准到位情况、建档立卡数据质量和贫困户家庭档案资料规范情况等进行全面排查,共排查精准扶贫户2107户,发现问题1300余个。同时,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督导镇街和有关市直部门解决问题。截至4月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239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280个,落实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障2107个,为60户贫困子女申请助学金共计11万余元,为13户贫困学生解决了疫情期间网课困难。

2020-06-18 曲阜市乡村振兴服务队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9670.html 1 打好“组合拳” 决胜“收官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