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2日
第03版:

聚准焦点 提升质效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提质增效行动侧记

■本报通讯员 李军

今年以来,国网济宁供电公司面对新冠疫情和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不向困难退半步只向胜利添精彩”,积极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聚焦投资、建设、生产、运营各业务环节,围绕“增供增收、节支降耗、改革攻坚、创新创效、资源配置、政策增效”六个方面,全力提升公司和电网发展“质效”,取得了优异成绩。

守土有责 强经营促改革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后一些客户出现经营困难。根据国家有关惠企政策,符合条件的客户在疫情期间可缓交3个月电费。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好转,客户生产经营逐渐步入正轨,5月以来,济宁供电公司营销部逐户分析电费缓交客户经营状况,按照“一个客户、一套班子、一个策略”的方式,持续跟踪“红、黄、蓝”三级风险预警客户,明确包保人员,针对每个客户的具体问题制定催费策略,建立日通报、预考核机制,每日发布催费进度,坚决防范电费回收风险。

结合实际,济宁供电公司制定了提质增效46项重点任务、126条具体措施,加强动态分析和跟踪管控,强化计划和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全面消化疫情影响,着力对冲政策性减利因素,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经营目标,促进公司和电网发展“质”“效”双提升。

抢抓机遇 打造发展新引擎

当前,“新基建”被国家提到了新的高度,为中国经济破茧重生、求新谋变带来新的动能。为加快推进济宁能源产业和数据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济宁供电公司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第一时间成立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专项工作办公室,按照“政府主导、电力主建、多方参与”的模式,积极承建济宁市能源大数据中心,于4月27日在全省首批挂牌成立。为推进能源大数据中心协同高效运转,济宁供电公司组建综合协调、对外赋能、优质服务等5个专项工作组,打造了包括“公司层面柔性团队、专业层面数据专家、基层单位数据创客”的工作矩阵。深挖能源大数据应用价值,发布“电力数据看济宁”等主题展示场景,推出新旧动能转换、污染防治、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数据产品,对内提升管理效率,对外辅助政府精准施策,受到了济宁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都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在5G建设方面,针对5G布点难、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济宁供电公司充分发挥遍布全市的电力基础设施资源优势,结合现有办公区域、变电站、供电所等基础设施资源信息,梳理可共享资源清单,与运营商联合推动5G建设。在充电桩建设上,促成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实施方案暨三年行动计划》和《济宁市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推动新能源车辆、充电基础设施规范发展。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综合考量公交、环卫、网约、物流等客户需求,灵活运用自主投资、项目合作等商业模式,建设管理规范、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体系。今年一季度,济宁电动汽车充电量547万千瓦时,居全省第二。

同频共振 巩固领跑地位

济宁供电公司着眼“巩固成果、齐步登高”,部署开展“提质效、创品牌、走在前”攻坚决胜行动,推动市县一体化管理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继续巩固领跑地位。

随着广大群众和客户对供电可靠性和营商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单位急需强化市县一体带电作业能力。济宁供电公司运检部认真分析现状,积极争取资金、储备项目,今年计划购置5辆带电作业车辆,全部配置到县公司,最大程度解决县公司带电作业装备不足问题。同时,持续完善区域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三站一中心”作用,强化市县联合作业,常态化开展四类作业现场观摩培训。目前,济宁6家县公司已具备常态化开展第四类复杂作业项目能力。复工复产以来,全市开展带电作业3967次,作业总量已超过去年总量的一半。

线损降就是效益增。济宁供电公司发展部联合营销部认真研究,以解决关键性问题、不增加过多投资为原则,创新思路,针对性开展台区计量箱改造工作。在现场调研和试验的基础上,选择石桥供电所等20个台区作为试点,在表箱背面加装1个单户箱,将表箱内的表后开关迁移至单户箱外,单户箱为常开,客户仅需从表后开关下口接电,对用电体验没有丝毫影响。工作人员使用计量设施封锁全封闭表箱外门,防止在表前私自接电,避免客户用电后断开表前开关,谨防当日无冻结表底,提高了采集成功率。

2020-06-12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提质增效行动侧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9097.html 1 聚准焦点 提升质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