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2日
第01版:

让党群联系更有“仪式感”

——曲阜市开展“民意‘5’来听·共创文明城”行动

■本报通讯员 梅花 张艳

6月8日,走进曲阜市鲁城街道鼓楼社区后作街小区院内,一面面崭新的文明标语宣传牌映入眼帘,扇形结构、雕花边框、仿古造型,把整个小区映衬得古色古香,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换上新宣传栏,整个小区环境都不一样了!”目睹着宣传牌在粉刷一新的墙面上装钉完毕,居民孔凡莹冲着前来指导安装的社区党委书记王长青竖起了大拇指,“前两天‘民情书记’们来俺家里,我就随口提了这么个建议,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了现实。”

孔凡莹所说的“民情书记”,就是社区干部、创城入户调查员、网格员、楼栋长等成员共同组成的民意收集队伍。在6月5日这一天,鼓楼社区里15名“民情书记”纷纷走进居民家中、商户店里、街头巷尾,听民情、察民意、解民忧。一天下来,搜集到30多条民情民意。这其中,就包括孔凡莹提出的小区内宣传标语缺失,宣传牌陈旧、不美观的问题,从收集民意到上报上级党工委,到宣传牌更新升级完毕,仅仅用了3天时间。

这是曲阜市开展“民意‘5’来听·共创文明城”行动的缩影。6月3日,曲阜市召开了“民意‘5’来听·共创文明城”行动动员大会后,按照组团式、全覆盖、常态化、负全责的要求,构建起“三级联动、全面覆盖”的民呼我应机制,县处级领导率先垂范,市、镇、村三级联动,整合创城入户调查员、乡村振兴指导组、社区(村)干部、小区党支部书记、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组成644个“民情书记”队伍, 2000多名党员干部迅速深入基层一线,全覆盖展开入户调查,收集民情民意,面对面听取和解决群众所需所求。

“党员干部以前也会经常入户走访,但都是不定期的,根据工作需要而定。”梳理完一天的民意清单,王长青感叹道,“现在每个月固定5日、15日和25日这样的时间,给我们党群之间的联系带来了一定的‘仪式感’,收集民意的效果显而易见。”

每月的5日、15日和25日,正悄然成为曲阜市干群面对面交流的约定。“民情书记”固定在每月的5日到基层,15日或25日至少有1天到基层,每月不少于2次开展“民意‘5’来听·共创文明城”行动,围绕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以及提升群众满意度、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一周的时间,党员干部已入户4373家,搜集问题500多件。

“目前正是党建‘双基’攻坚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我们开展这一行动,就是要把1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动员起来,把37000多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让党员沉下去,让问题浮上来,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提升群众满意度。”曲阜市委主要领导说。

2020-06-12 ——曲阜市开展“民意‘5’来听·共创文明城”行动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9082.html 1 让党群联系更有“仪式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