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韩乃彬 吴静)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的掌握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促进村庄发展和乡村振兴。5月初,城前镇创新实施“入村工作日”制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聚合力。镇党委研究制定《城前镇入村工作日制度》,在111个村庄成立以包保管区、村庄科级干部任组长、以驻村干部、精准扶贫户帮扶责任人为成员的包村工作组,将每周二作为入村工作日,各机关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以工作组为单位到村庄开展工作,共有181名镇机关干部加入到其中。明确工作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任务细化到月、具体到天,凝聚工作合力,夯实工作基础。
围绕重点任务真抓实干惠民生。各工作组紧扣脱贫攻坚验收标准,到村入户开展排查整改,共现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其他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8条,开展“庭院清洁、子女赡养、我与贫困户合个影”等10余项活动,为720余户贫困户送去关怀,积极排查化解矛盾隐患促和谐。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合理表达正当诉求,及时排除可能发生的矛盾隐患。因村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各工作组立足村庄实际,加强与村“两委”干部的沟通联系,帮助发展致富项目,增加经济收入。提升基础筑牢发展堡垒。各工作组积极谋划村级党组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人居环境提升等基础性工作,制定了76项亮点活动和23个村级工程项目,通过全面指导帮扶,村级工作质量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加大督查考核激发动力提成效。对每周二各工作成员入村情况,镇纪委、督查室联合进行督导,对于工作敷衍、不能按时入村的人员进行通报,并给予一定问责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包村干部、精准扶贫户包保人员,优先推荐为评先树优对象。同时对各工作组提报的工作计划落实情况进行验收,结合全镇村级项目观摩评比活动,给予一定的项目发展资金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各工作组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提升了活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