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5日
第01版:

坚持守正创新 助推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本报通讯员 孟宪石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定位,围绕中心、科学谋划,依法履职、开拓创新,努力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人大力量。

围绕中心

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有新站位

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提请市委出台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的通知,督促“一府一委两院”依法防控、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确保疫情防控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常委会副主任分赴县市区督导,现场查找问题隐患,指导加强防疫措施,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帮助县区查找问题隐患320余处,提出意见建议260余条,有力促进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开学复课工作。43名机关干部踊跃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先锋队,4名同志担任先锋队队长,12名同志坚守包保社区全天候值班备勤两个月,7名同志参加省市“四进”攻坚工作组;举行两次支持湖北疫情防控捐款活动,机关107名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共捐款14.15万元,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人大干部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全市1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奋战在医疗诊治、社区防疫、农村防控、物资保障、科研攻关等各条战线上,累计捐款捐物8600余万元,提出疫情防控方面代表建议80余件。

积极主动参与中心工作。及时召开党组会议、主任会议和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传达学习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暨提升干部执行力动员大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将人大工作与市委部署安排对标对表,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常委会副主任牵头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建设等市委重点工作,一线工作、一线督导,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第一时间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常委会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古树名木保护、货车污染治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及管理使用、林下经济培育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力求提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

扎实推进落实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确定今年为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年”,围绕省委确定的关于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16项意见和市委细化的51条任务措施,加大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力度,逐项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目前,建立完善代表履职档案、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和监督制度等20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等22项任务需要加强完善,代表向原选举单位和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制度等9项任务正抓紧准备、适时启动。各项任务已细化到位、责任到人,力求今年全部取得突破性进展。

精准发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新举措

面对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转变观念,精心选择议题,力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在立法工作方面,本着“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原则,拟制定《济宁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修正《济宁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对制定出台的10部地方性法规进行全面梳理,4月下旬已对《济宁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形成报告上报市委。同时将对物业管理、文物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开展立法调研。在监督工作方面,按照“小切口、具体化、可操作”的原则,精选常委会议题15项,筛选专门委员会议题10项,同比减少一半。全年将听取审议依法治市、物业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10项专项工作报告,对食品安全法、就业法等2部法律开展执法检查。4月下旬的常委会会议,已听取审议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首次在分组审议时开展速录工作,原汁原味记录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为审议意见的形成和政府工作的改进奠定了基础。注重监督方式创新,今年所有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全部采用“四不两直”方式进行,重点工作实行市县联动,对“一府一委两院”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

勇于创新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有新突破

今年以来,代表工作有诸多创新。开设“人大讲堂”,聘请专家顾问和优秀人大代表授课,结合实际讲政策、学法律,传授工作经验。畅通代表意见建议反映渠道,将代表优秀调研成果和意见建议以“直通车”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决策提供参考。将《关于改善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建议》等5件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常委会副主任牵头,专门委员会跟踪督办,提出建议的代表全程参与,确保建议得到及时精准办理。4月份审议出台了《关于开展代表倾听民声、解疑释惑、助力化解风险工作的意见》,确定每月15日为人大代表公开接待日,组织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帮助解决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义务教育等实际问题,助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这项工作每季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重要建议办理情况由政府分管领导、主承办单位负责人进行答询。第二季度活动主题为“发挥代表作用、助力脱贫攻坚”,5月15日进行了公开接访,全市共有1381名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共接待群众3900人次,收集到扶贫、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建议477件,当场答复386件,转县乡处理91件。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开展情况及时向市委进行了汇报。

担当作为

加强文明机关建设有新思路

积极开展“五减”活动,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常委会文件、会议和报道继续精简。针对常委会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短板,成立“济宁智慧人大”暨机关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依托市政府大数据平台,加快建立人大协同办公系统、电子会务系统和电子表决系统,加快建设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和人大网上信访平台,着力提高履职效率和智慧化水平。

本着“先急后缓、急用先修”的原则,对常委会及机关62项制度规定进行梳理,分批分层次修订完善,切实以制度规范保障各项工作开展。认真编纂《济宁市人大志》,自去年3月份启动以来,经过开始筹备、全面启动、编纂初稿、修改完善、评审定稿五个阶段,目前已经杀青付梓,是第一部全面记录和反映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情况的专著,也是新时代济宁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

坚定创则必成的信念,全面落实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做好市人大机关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迎考工作,抓重点、创亮点,补短板、强弱项,开展特色鲜明的文明创建活动,确保以良好精神风貌打赢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

2020-06-05 ——市人大常委会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8363.html 1 坚持守正创新 助推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