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2日
第01版:

曲阜:“美丽画卷”越铺越长

■本报通讯员 梅花 陈曙光 孔琳

“美丽庭院”布点,美丽乡村铺面,特色经济支撑,以点带面,全域推进,一幅村村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的乡村新画卷,正在曲阜大地徐徐展开。伴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了村民们想要的模样:人人彬彬有礼,处处干干净净,户户和和美美。

改善村居环境 建设美丽家园

眼看着天气渐渐转热,在息陬镇北元疃村东郊的养殖区里,3家养猪场和12家养鸡场,这里却看不到横流的污水,也没有臭气熏天的气味。每天下午,前来收购粪污的封闭式运输车沿着村东生产路,把12家养鸡场产生的粪便进行统一收购,运往临沂、泰安等地的肥料加工厂。

5月28日下午,粪污运输车开到了村里的惠德肉鸡养殖场,养殖户田猛启动自动化粪污传送带,1个鸡舍2.3万只鸡苗产生的2吨粪便,就通过传送带运上了封闭式粪污运输车,整个过程,仅用了15分钟时间。4个鸡舍10吨粪清下来,不足一小时。

“这辆运输车是村里统一联系的。现在的畜禽粪便处理,省时省力又环保卫生。”田猛说,北元疃村共有规模养殖户15户,一年下来,村里产生畜禽废弃物上万吨,现在有机肥料收购商上门拉货,村里还指导养殖户喷洒生物除臭剂,畜禽废弃物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效益更好了,规模更大了,环境更好了。

北元疃村从“脏乱差”到“洁序美”的蝶变,折射出曲阜市以科学规划合理部署乡村发展格局,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全市村居环境大改善的整体思路。

近年来,曲阜市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为重点,打造农村洁净宜居的人居环境。通过农村沼气“进社区、进园区、进养殖小区”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良性循环;通过“村村通”“村内通”,把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修到村民家门口;通过“市、镇两级共管、分级负责”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制,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无害化垃圾处理、特色小镇建设,持续美化农村环境,村民卫生文明意识也随之提升。

家庭“小盆景” 扮靓乡村大环境

走进小雪街道武家村村民徐金龙老人的家,满目姹紫嫣红。75岁的徐金龙老人在自家房前小院种满了花卉,每天浇水剪枝,生活悠闲惬意。“我这些花养了十几年,有上百种,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徐金龙介绍。

“卫生整洁美、庭院净化美、环境绿化美、外观协调美、家风文明美”,这是曲阜市创建美丽庭院的“五美”标准,无论是在城市社区,还是在农家小巷,每个家庭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和谐文明美丽的庭院。去年6月,徐金龙和5898户家庭一起被评为曲阜市首批“美丽庭院示范户”。

庭院,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曲阜市着力提升农村庭院环境,打造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户,积极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宜居美丽的幸福家园,以点带面,让家庭“小盆景”扮靓了农村“大环境”。截至4月底,曲阜市已有8万余户家庭创建成为“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率达11%。预计到年底将有20%的农村庭院建成“美丽庭院”。

外在美向内在美持续美转变

初夏的五月,景色醉人。在尼山镇鲁源新村南面,有一片“大花园”,里面各种颜色的月季花开得争奇斗艳,金黄色、紫红色的波斯菊等各类花草美不胜收,(下转2版)

2020-06-0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8087.html 1 曲阜:“美丽画卷”越铺越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