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婷婷 陈根运
济宁经济开发区马集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聚力“五大振兴”,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走好走稳马集路径,奋力开启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东部做大现代农业,按照产业振兴、生态振兴要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由北京土人设计院规划设计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目前已与山东瑞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约。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打造以都市农业为主,集农业生产、农业加工、创意农业、田园体验、休闲度假、科研博览、健康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业观光生态园,打造成为4A级景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城。建设具有鲁南水文化特色的休闲生态农业公园,建设成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点。同时,把职业农民培训作为项目建设亮点,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人才振兴搭建的就业和服务新平台。
西部积极推进生态文旅项目建设。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强镇”的定位,大力实施生态振兴工程,对西部山区山地进行整合,凭借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生态基地、文化资源挖掘传承保护等项目,着力打造地质公园、生态公园及特色型户外运动基地。目前已与中商国诚有限公司签约,实施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及产业综合体项目,一是治理因开山取石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山体破坏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绿化、亮化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二是产业综合体建设,包括影视小镇、体育休闲娱乐综合体、医养综合体、台湾农业等。三是文化振兴工作开展及品牌打造,进一步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儒学讲堂、农村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配套工程建设,实现全覆盖,达标率100%,提升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1处,打造儒学讲堂示范村14个。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实施千场大戏进农村、杂技进校园、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截至目前送戏下乡90余场次,送电影下乡126场次。四是强基固本,基层党建坚强有力。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党建总抓手。建设过硬支部。推行党员亮化记分、村级党组织“评星定级”等制度,培树“五星级”党支部4个。整顿软弱涣散村。通过定期村情分析研判和班子成员带头包保,7个软弱涣散村全部转化完成。
南部建设紫薇小镇和石雕文化产业园,做大做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文章。已与南京埔义集团签约,项目规划5500余亩,覆盖6个村,投资4.6亿元,该项目被纳入“2019年山东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目前,紫薇小镇路网、景观河道、桥梁、整体绿化、温室连栋大棚、河岸花海、美丽邵庄改造提升等项目迅速推进,其中邵庄村规划设计突出了“一村一景、一户一策”美丽乡村特色,强弱电入地项目走在了我市前列。在综合打造邵庄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辐射带动杨庄、李庄、下花林、沈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在项目产业振兴的同时,积极融入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元素,在紫薇小镇核心区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为紫薇小镇市场运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提供人才支撑。为确保项目平稳有序运行,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做了前期重点考虑,选优配强村班子。在工作中通过“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走百家”活动,达到了化解、优化干群矛盾和提升整顿村班子的综合目的。采取“飞地抱团”模式,积极整合周边村土地、人文、资源优势,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中部大力实施镇驻地升级改造,按照“十个一”标准,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通过整区域规划、全方位实施和多领域建设,使广大人民真正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共享现代文明成果。全面提升镇驻地现代化,具体包括街道立面风貌改造、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建设云山公园、商业综合体、集贸市场、康养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对云山村和马集村部分进行房屋拆迁安置等工程。通过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发展品位,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与西安建工公司签约,总投资9.3亿元,项目已入驻建设,镇驻地路网建设、立面风貌改造全面铺开,功能设施建设正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