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安(曾署王新安),字老安。
斋号大丰堂、汉风居、汉风堂(曾署镂金斋,沛风堂)。
1954年生于江苏沛县,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1991修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任曲阜市第十、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曲阜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曲阜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齐鲁理工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舞美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孔子壁画雕塑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飞天书画院院长,东方儒商书画院院长,山东省壁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膀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飞天是人们的向往,是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王心安不仅能以写意的方式表现飞天的美,还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他的飞天系列作品,得到专家和收藏界的青睐。
游艺追求翰墨情
王心安出生于江苏沛县,少时喜欢在墙壁上、黑板报上涂鸦舞蹈人物,在长辈的赞许声中,愈发的热爱绘画。作品在县文化馆参加展览时,有幸认识了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程门立雪,纳为弟子,亲聆教诲,日有所进。1974年,王心安考入滕县(现滕州市)工艺美术厂,兴趣同时也能成为了他前进下去的动力,生活充实而幸福。受书画篆刻家刘繁昌先生教导,开始大量临摹古画,古典工笔人物画渐入佳境。1978年,王心安到曲阜,开始担任曲阜市剧团舞美设计。浸润在东方文化名城文化氛围的王心安,更加坚定了自己今后研究的方向——人物画。随身携带画本、画笔,只要有时间一张张素描、戏曲人物速写便从画本上跳出来,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那段时间他创作出了大量的孔子题材作品。
1985年,受中央美院国画系教授姚志华先生和廖静文先生器重,委托他对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进行放大着色,再现成品效果,同时也是完成徐悲鸿先生的生前遗愿,他欣然接受。通过对原稿的深入研究,放大后发现,人物的结构比例失调,原稿前后残缺,并少了一个人物。通过参考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完善了画面。用仿古绢,放大到约7.7米,着以古朴的重彩,历时三年完成。完成后,得到专家的认可。姚志华、廖静文、黄均等先生题诗作赋,给于较高的评价。
1987年作品在军事博物馆展出,获全国唯一的一等奖。中央美院破格录取王心安为中央美院工笔画室插班进修生,后王心安考入了中央美院壁画系。亲聆大师教诲,对国画创作有了正确的认知。为后来的飞天创作,做实了牢固的基础。在谈及“飞天”时,王心安说,飞天是神化了的人,是人类的神话。人类塑造飞天的完美形象,其目的是以浪漫主义形式颂扬人类文明的结晶。通过对这种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从中发现人体结构匀称、阳刚阴柔、动态生动、舞姿优雅,飞天,从缘起到敬畏,从工笔到写意,是他艺术之路的发展轨迹,也是艺术规律的发展必然。
妙笔隽美写神韵
敦煌,是中国通向西域丝绸之路的集散地,商贾云集。从这里经过无垠的沙漠戈壁,通向各国进行商贸文化交流,天灾盗匪,险象迭生,丝路人面对灾难,无可奈何。人们为了祈求路途平安,顺利往来,便寄托于神灵护佑以满足精神愿望。王心安说,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记录了从16国到元朝各个时代各地域的审美特征和宗教信仰。于是在公元四世纪,开始修建千佛洞,历经1600多年,雕塑、壁画彩绘,形成了兼容印度、波斯、不达米亚、希腊等中西文明交融荟萃的宗教艺术宝库。他认为已经画了近两千年的 《飞天》,今天依然存在着现实意义。她不光有着辉煌的艺术成就,而且存在着“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
王心安说,画飞天,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缘。对飞天的渊源就必须作深入的研究。飞天的特定审美取向,也决定了飞天绘画的独特图式。在研究飞天中,他认为造型是首要的,而人物画是最能体现造型能力的,这也是考美院为什么把人物画作为必考科目的原因。“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飞天是源于生活中的人,大量的人物造形训练是他不变的坚持,也是画好飞天的基础。线条质量取决于书法功底,书画同源而不同功,画画用线较为丰富。关键处在于笔笔生发而发乎情,散其怀抱而止乎礼。用墨,在于用水。自己常用渍墨宿墨,是为自家言而张目。笔墨一体,墨中见笔,笔中显墨;笔出势,墨出韵,以臻气韵。
他认为,飞天即美神。她接近于西域的人体艺术,美人与人体画最容易媚俗。要想去俗,须靠修养。多读书,从古诗词中寻找文人情怀;多练字,从书写中体现书卷品格;多品画,从艺术中鉴赏真善美。使《飞天》作品去俗而高雅。一幅《飞天》画的品位高低,是作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其中诗书画印是必修课。在作品中,尽量自撰诗文,自治印章,书法过硬,才能使画有高格,自出机杼。
《飞天》系列作品,2016年在联合国大厅展出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紧接着在美国纽约、华盛顿等七大城市巡展。二十多家媒体报道,作品销售一空。2018年至2019年三次在扬州展出,备受青睐,争相购买。曾在多家媒体出版报道并参展,作品被各社团及个人收藏。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看了《飞天》作品后给予高度评价,并挥毫题字“青莲入心,笔精墨妙”。
缘于此,读书、写字、敲诗、速写、画画、治印偶尔为之,便成了王心安的生活常态,且几十年一以贯之。师友的鞭策,激励他倍加努力。坚信他梦中的《飞天》,一定会扶摇直上,飞得更高。
主要成就:
1989年《大成乐舞图》获中国书画优秀作品展优秀奖。
1990年《八十七神仙卷》获中国画新秀作品展一等奖。
1991年《梦》、《暝》、《箫韶乐舞图》三件均获中央美院毕业作品优秀奖,其中《梦》被收藏。
1996年《源》获联合国教科文世界艺术大赛铜奖。
1999年入展首届《国画家》中国水墨小品精作展。
1999年《大山的对话》入展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全国书画展。
2004年《孔子施教图》入展全国首届壁画大展。
2009年连环画《孔子》入围全国十一届美展。
2012年《绿色的呼唤》获八荒通神全国美术双年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收藏。
2012年《自行车时代》入展全国锦绣中华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收藏。
2012年《迷失》入展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收藏 。
2005年舞美设计《石龙湾》获中国文化部铜奖,获山东省文化厅一等奖。
作品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画说孔子》,《颜子圣迹图》。
人民中国出版社:《孔子画集》。
作品发表:《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人民日报》,《大众日报》,《文化报》,《中国戏剧》,《中国舞蹈》等。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