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1日
首页
第01版:

构筑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平台

■本报记者 徐斐

2018央视中秋晚会在曲阜尼山圣境成功举办,呈现了国际视野、中国形象、齐鲁风格、济宁特色,展现了孔子故里独特魅力和全市人民良好精神风貌,创造了历年中秋晚会收视率最高记录。这场文化盛宴聚焦了全国媒体和观众的目光,也让全球观众充分感受到东方圣城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加之节前的旅游宣传和气氛营造到位,迅速吸引了大量旅游人气,济宁、曲阜、尼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响遍国内外。

作为2018年新开园的新兴景区——尼山圣境自9月28日正式试运营以来,赢得国内外游客瞩目,极大地提升了济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批游客把“十一”、春节、“五一”、端午节等假期旅游目的地锁定在这一儒风浩荡、文化浸润的旅游景区。记者从网络上的图片和短视频来看,尼山圣境已迅速成为游客们纷至沓来的“网红”景点,他们推出的“礼敬先师、大学之道、手读论语”三大体验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追捧。尤其是“手读”《论语》吸引了大量游客体验,94个蒲团座位座无虚席,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供体验者用毛笔临摹《论语·学而篇》。

尼山圣境位于曲阜市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内。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总规划布局为“一环五区”即:环湖主题文化游憩带、儒学圣殿瞻礼区、国际游学营地区、山水书院修贤区、生态农业耕读体验区、国际文化旅居社区。尼山圣境一期作为度假区的核心景区,总体创意为“孔子的世界,世界的孔子”,功能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核心文化主题为“明礼生活方式”,是一项集文化体验、修学启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一期工程自2012年启动建设,主要建设了孔子像、大学堂、鲁源村游客集散中心、尼山书院酒店等,历时六年建成了一个完整的儒文化主题体验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按照“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的原则要求,尼山圣境以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众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目标,计划从五个维度推进中华文化双创工程、中华文化传播工程、中国价值培育工程、中国故事体验工程、中华文化复兴工程等文化工程建设。近几年,尼山圣境先后成功主办、承办了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中国首届国学院院长高峰会、第四届和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社会发展研讨会、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2018央视中秋晚会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广获社会各界好评。尼山圣境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工程,山东省第一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重大建设工程、国家重点旅游推介项目、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骨干项目重点工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全球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名奖等。

未来,曲阜市将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按照“大手笔、大气魄、大格局”,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打造成世界级著名论坛的要求,落实好济宁市委、市政府关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配套提升工程”有关精神,加快推进尼山会堂、尼山宾舍、尼山书院酒店二期、尼山圣地鲁源小镇、耕读书院等工程建设,致力于将尼山圣境打造成为“大文化园区、大教育园区、大旅游园区”和“面向全国的文旅融合发展平台、面向全球的儒学体验中心、面向世界的文明互鉴平台、面向国际的国家形象展示平台”,在文化和旅游的相融相生与融合发展中,构筑起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平台,树立起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中华民族明礼形象的新名片,使其真正成为“国际影响、国家战略、山东品牌、济宁平台、曲阜名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实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配套提升工程”,曲阜市将集中全市上下人力物力财力,着力推进项目大建设、环境大提升、文化大发展,为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打造坚实基础,将尼山区域作为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打造成为山东对外宣传开放的新窗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

在济宁这片文化沃土上,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以“和”为宗旨,以“义”为根本,历经千年的发展衍变,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熠熠光辉,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远。我们珍视、守护孔孟桑梓之地的传统文化基因,汲取思想精华、弘扬优秀文化。我们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记者感言 我市作为东方圣城、孔孟之乡,文化一直是我市最靓丽的名片、最鲜明的标签。我市牵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牛鼻子”,加快形成文化传承发展基地,协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教育普及和传播交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传播好济宁声音,展示好济宁形象,让“文化济宁”这个品牌更加熠熠生辉、深入人心。

图为中外学者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交流。 ■记者 杨国庆 摄

2019-07-1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759.html 1 构筑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平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