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任城区法院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开展服务型、诚信型、效率型、安全型的“四型”模式,不断明确目标,加快工作进度,全力为城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服务型 紧扣城区发展战略定位
任城区法院始终坚持用司法手段优化全区投资环境,依法严惩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先后制定了《关于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关于依法推进不动产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裁执分离”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妥善处理重大项目建设中因征地、拆迁引发的各类纠纷案件,妥善调处民商纠纷,运用协调机制化解“官民”矛盾,主动开展商事审判服务,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他们建立司法服务“绿色通道”机制,对涉商、涉企、涉金融、涉重大工程等案件,适用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
诚信型 集中执行破解执行难
任城区法院一方面通过司法裁判直接鼓励诚信交易,制裁商业欺诈、恣意毁约等失信行为,大力倡导诚信交易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他们把破解执行难作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抓手,成立了智慧、高效、实战的全省一流执行指挥中心,联合公安、检察、工商、房管、银行、出入境管理等19个部门,构建联动威慑机制,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以敢于碰硬的作风和铁的手腕,对大限度地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今年以来,他们用足强制措施,共查控存款3.24亿元、房产974宗、车辆1267台,限制高消费、出境4790人。依法拘留拘传46人,罚款0.2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犯罪嫌疑人1人,判决追究刑事责任2人。
效率型 健全机制促“生病企业”回春
任城区法院加快审判效率,统一裁判尺度,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今年6月份以来,他们每周六上午召开全体员额法官参加的“优化营商环境审执专题调度会”,通报近期审判执行质效整体运行情况,逐人点评了员额法官关键质效指标,分析了审执质效指标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现场督办调度了涉企业的商事审判案件、破产案件和执行案件,全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他们多次组织召开了企业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征求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征求意见建议53条,查实找准法院工作中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尽快提出解决办法和有效措施,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营商环境。
安全型 严守金融市场风险
任城区法院在全市首先设立了专门的“金融诉讼服务站”,由既通晓法律又熟悉经济金融知识的专家型法官组成,主要负责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立案登记、送达保全、审理执行工作,对金融案件开展类案集约化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官特长。服务站运行以来,金融审判庭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效果显著,同一原告的金融案件均实现了集中开庭,一次开庭成功率100%。
他们建立完善了与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机构、企业行业协会、人民调解组织的联调机制,搭建了信息共享与互动平台。对涉金融案件进行梳理总结,把握案件的周期性、规律性动态,针对金融审判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向有关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部分企业提出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等方面的建议对策,指导帮助相关金融机构加强整改,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