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0日
首页
第03版:

以过硬作风狠抓落实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作风体现工作状态,决定工作成效。开展好“大竞赛大比武”,赛出好结果、比出好成绩,就需要我们把提高干部执行力作为主赛场,比一比谁的纪律作风硬、抓落实力度大效果好,以过硬的纪律作风履职尽责,不断提升抓落实力度,推动各项工作快落实、早见效。

当前,我市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城市建设变化大,社会民生项目有亮点,全市整体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干部精神状态好、工作作风实。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结构调整慢、新经济支撑弱、营商环境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提高干部执行力,以过硬作风狠抓落实,是时代的呼唤,是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民的期待。

以过硬作风狠抓落实,就要比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本质上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精神状态,关乎干部形象,更关乎事业成败。精神状态好,就能遇到困难不气馁,取得成绩不自满,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就能始终做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如果干部队伍状态不佳,担当不力,缺少激情,没有干劲,势必造成“中梗阻”,坐失良机,贻误发展,甚至贻害无穷。全市各级要树立“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意识,各项工作都要寻标对标、达标创标。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奋力赶超、赢得先机、化危为机,始终保持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拼抢精神,有闯劲、敢亮剑、能战斗。

以过硬作风狠抓落实,就要比能力素质。真担当要靠真本事,真作为要有真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政治过硬,还要本领高强。实践也一再表明,一个地方能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必定有一批身怀真本事的领导干部在方向上领路,在开拓前谋划,在实干中进取。“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各级务必强化能力建设,锤炼出过硬的本领。要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培育专业思维、专业精神,做本领域本行业的“专家”。要建立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行力档案制度,将蓝黄红牌标识、通报约谈情况记入档案,年底汇总算账,作为评先树优重要依据。

以过硬作风狠抓落实,就要比担当作为。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作为党员干部,要当好“施工队长”,落实“一线”工作法,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带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对发现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抓好整改。要落实“凡问四比”和“四个不得”的要求,对下坚持慎重问责或少问责,做到组织为个人担当、上级为下级担当,为基层创造宽松的干事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对市委、市政府确定事项,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创造性完成好。

以过硬作风狠抓落实,就要比纪律作风。保持好的纪律作风才能排除干扰、攻坚克难。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求真务实,严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敷衍整改和弄虚作假。纪检监察机关要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重点项目全程参与、全程跟踪、全程监督,确保建成廉洁工程。要以上率下,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担当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敢担当、善作为,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召唤。广大党员干部要敢担当、勇担当,在提升执行力上下功夫,以过硬作风狠抓落实。如此,定能形成起蓬勃向上的强大声势,焕发出排山倒海的强大力量,汇聚起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2019-07-10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637.html 1 以过硬作风狠抓落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