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朱建宇 王彤)近年来,微山县坚持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精心部署、强化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个着力”强组织。一是着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目标认领工作机制。制定党员、村党支部、乡镇党委三个层级创先争优工作导则,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纳入认领清单,引导党组织、党员认领目标、践行目标,激发创先争优内生动力,提高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质量。二是着力建强村级干部队伍。深入实施“湖雁领航”,整体优化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注重从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和务工返乡青年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活力。强化村级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帮助村干部掌握脱贫方法,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三是着力整顿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将13个工作落后的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纳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帮包等“五个一”整顿工作机制,坚持一村一策、综合施治,提高“造血”能力。深入推进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党员划片定岗联户、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动贫困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路并进”强产业。一是党旗飘在项目一线。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开展村级集体经济“进五争十”兴产提质攻坚行动,发挥“强村贷”定向支持作用,大力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培育集体经济强村、培植示范项目,探索招募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合伙人”,打造特色产业“党建联盟”;开展经济强村“1+1”结对帮扶活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2019年全县所有村集体收入均超过3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占73.24%,力争2020年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50%以上的村超过10万元。二是第一书记蹲守项目一线。制定《微山县省派第一书记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规划(2019年—2021年)》,成立微山县“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临时党委,选派82名优秀干部到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深入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召开座谈会750次,制定帮包规划198个,策划培育致富产业项目53个,帮助新增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20余万元。出版《我的驻村扶贫故事——微山县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纪实》,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振兴与扶贫扶智”主题出版物书目。三是人才引到项目一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实施“人才回引”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微山籍人才,择优对口安置,吸引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开展“送技下乡”等人才服务送基层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常态化到村实地指导,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学的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群众增收致富本领。
“三个落实”强成效。一是明确责任抓落实。县级领导干部按照责任分工,落实包保责任,督促联系乡镇(街道)抓好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情况纳入党(工)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内容,制定《县委组织部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提升期专项工作方案》,强化组工干部抓党建促脱贫责任意识。二是一线识别抓落实。改进完善考察识别干部的机制和方法,由县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组建4个一线考察组,采取不打招呼、直插现场一线的方式,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实地查看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实际表现,作为精准识别干部的重要参考。三是严格问责抓落实。健全定期调度、跟踪督导、责任追究等机制,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严肃问责,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目标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