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8日
首页
第07版:

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

■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副校长 苗德泉

近年来,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工的齐心努力下,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的高考成绩连年攀升,连续四年被济宁市教育局授予“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学校”称号。在2019年的高考中,又捷报传来,自主招生控制线上线人数和普通文化课本科上线人数和往年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学校历史新高。学校的育人成效日益凸显,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学校领导、教师在教学上不断深挖潜力,不断追求实效,不断突破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息的工作状态。

实施目标引领。2008年3月,兖矿一中由兖矿集团转属邹城市。为了尽快融入新的教育环境,创出“矿一”教育品牌,学校领导班子确立了“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以此目标团结引领全校师生,调动聚集各种力量。在三年后的高考中,一举成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让家长、兄弟学校及社会人士刮目相看。随后,学校又提出“培养名学生,争做名师”的工作目标,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为高考成绩的连年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有目标、事事有落实、年年有进步成为了兖矿一中教师队伍的鲜明印记。

强化责任落实。“教书育人承包责任制”是我校开创的一项高效辅导学生机制,教师人人落实,学生人人受益,实现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各学科备课组施行备课组长负责制,落实集体教研制度,坚持每周一次集体教研,课前教研天天有。各包科领导深入教研组内进行督导,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格落实教学常规,保证教学进度有序推进,保证教学责任落地生根。各班级推行班主任负责制,抓实学生常规管理,协调好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家校之间的关系。学校以特色备课组建设、特色班级建设为目标,落实教学教研、班级管理两项工作职责,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担当。

提升质量效益。学校的生命是教学质量,教学的生命是课堂效益,质量效益的表现就是学生的收获。兖矿一中把提升课堂的质量效益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各学科基本构建起高效课堂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要使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都能“记得住、说得清、写得出、用得上”。处理好“细节讲解”与“整体把握”的关系,体现教学的高度;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对高考了然于胸,力求由浅入深、触类旁通,体现教学的深度;把知识点的讲解与足量的巩固练习相结合,做到讲练结合,面向全体,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深刻理解,大胆探索,体现教学的效度。

追求突破创新。为了更好地调动全校各方教学力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教育教学有新突破,兖矿一中创新工作思路,新组建了教研中心、体育中心、艺术中心和信息技术中心,实现对相关教学工作和教学资源的集中领导、统筹组织和优化配置,力求教学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优秀学生,配备优秀指导教师,成立学生社团,为数、理、化、生和信息等学科竞赛蓄势,为高考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助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2018年的化学学科奥赛中,我校有2人荣获国家三等奖,有12人荣获省一等奖,有32人荣获省二等奖;在2019年的济宁市“国学达人”挑战赛、“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中各有一人次分获二等奖、三等奖。

古人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前景更广阔;关注当下,扬帆再起航。邹城市兖矿一中正处在发展的最好时期,全校师生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有信心,有能力为谱写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而砥砺前行。

2019-07-0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381.html 1 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