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雪华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金乡这座在疫情期间按下“暂停键”的城市,随着一、二、三产业复工、复产、复市脚步的迈开,正有序按下“启动键”,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步入正常轨道,从田间到园区,从生产车间到项目工地,越来越多的机器声响起,越来越多的人忙碌起来,蒜乡大地重新迸发出生机与活力。
田间地头忙起来
鸡黍镇侯楼村村民正在抓紧管理大棚油豆,东李村村民正在田间刨沟种植山药,王丕镇村民正在抓紧种植大棚地瓜……勤劳的蒜乡人民,在阻击疫情的同时积极抢抓农时,一村一庄都焕发出春耕的气息,一沟一壑尽是忙碌的身影,让希望的田野升腾起“暖春”的温度。
当下正值春耕备播时节,为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农业关键技术及时有效推广,金乡县农业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创新形式,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通过微信指导、短信推送、电话讲解、专家视频讲解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开展远程农业技术培训及指导服务,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技术问题,指导农民进行正确的农事操作,同时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并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当前苗情墒情,围绕预防病虫害防控、水肥管理等关键环节,先后印发了《2020年金乡大蒜春季管理技术意见》《2020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疫情期间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和《2020年朝天椒育苗技术要点》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和办法下发到各镇街,确保科学指导性意见及时传达到基层,努力把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同时,通过在线展示示范主体、示范基地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农民增收、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各村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要求农户做好个人防护,有序下田,分时下田,分散干活,避免人员聚集。
企业工地机器转起来
在位于司马镇的山东麒胜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内,生产车间机器高速运转,一片如火如荼的忙碌景象。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期开工以来,他们严格按照企业复工复产防疫要求,建立起全环节、全流程的疫情防控台账,对车间等公共场所每天进行全面消杀,员工每天到厂前做体温测量,除吃饭外全天佩戴口罩。
为切实推动企业项目安全高效复工复产,金乡县把企业项目复工复产作为稳预期、稳信心的关键之举,按照“分类、分批、有序”的原则进行科学指导,既帮企业抓实疫情防控,又帮助解决难题。金乡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劳动用工九项措施》等,从加强金融财政支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各方面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各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深入企业一线督促企业履行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制定防控预案,做好复工复产前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准备、应急应对、个体防护等各项措施,全面了解掌握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全力协调解决用工、用料、资金不足和防护物资短缺等复工复产面临的实际困难,帮助项目和企业业主尽快渡过难关,顺利实现全面复工复产。通过推行“战疫贷”“网上聘”“一单即办”“无感即办”等新举措,以真招实策、真金白银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止目前,金乡县住建局帮助15家企业,涉及24个在建工地,协调口罩5万余个,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各300余公斤;县人社局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2笔共计1868万元,县内210家企业上线招聘,每日数百个就业岗位实时发布,企业接受简历5560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近1500人;县发改局帮助朝源食品、菲特贸易等等5家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获批工行、农发行贷款2900万元。
服务行业活起来
在一二产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金乡县生产生活服务及商贸、流通等各行各业也在加快进入回暖通道。
“先量一下体温,做一下登记,戴好口罩。”春节后,这句话成为金乡县不老美理发店员工向每个进店人员所说的第一句话。受疫情影响理发店暂时关闭了一个月。3月初,随着三产复工复产的开始,他们按照防控要求备齐防控物资,严格把控,建立来客台账,重新开张营业,生意日渐好转。
除理发行业、餐饮行业恢复营业外,各购物商场也逐步实现全品类复工。为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金乡县有关部门明确包保责任人,充分发挥“监督员”和“服务员”的责任,定时查看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及时为商铺排忧解难,要求必须做好雇员健康状况排查登记,每天上班前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保持经营场所通风、换气等,确保生活服务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疫情面前彰显担当,发展任务刻不容缓。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金乡县各级各部门奋勇担当,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决策部署,科学防控,统筹兼顾,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全面吹响了追赶超越、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