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讲坛是由孔子研究院主办的公益性学术文化讲座,自2007年创办至今,举办主题讲座、系列讲座和学术沙龙近200次,受众3万余人次,并成功走进乡村,走进学校,走向海外,先后有来自中国大陆、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八十多位学者登台演讲,产生了广泛、持久、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成为孔子研究院的重要学术品牌之一。
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整理“六经”,晚年作《春秋》,以叙述春秋时期鲁国历史的形式,“寓褒贬,别善恶”,微言大义。春秋讲坛以“春秋”命名,正是为了阐发孔子学说的真谛,深入挖掘儒学的内涵和精髓,探究孔子儒学超越时空的价值与意义,传承弘扬孔子儒学的真精神。
春秋讲坛秉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传播文明、提高素质”的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普及、传承、发展、创新”为基本思路,传承弘扬民族精神,普及推广传统文化,大力提升公民素质,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在内容上,春秋讲坛以讲授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等传统经典文化为主,着力阐释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具有学术上的理论高度,展现了专业的学术水准;同时,牢牢把握“三贴近”原则,注重阐发传统经典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以满足当代社会人们的知识渴求,具有现实上的针对性和广泛的普及性。选题既有“四书”等儒学经典的解读、“五常八德”等传统德目的释义,也有关乎民众实际生活的礼俗、建筑等的推介;演讲嘉宾既有儒学大家安乐哲、礼学大家彭林、知名学者鲍鹏山等海内外著名专家,也有一大批青年学者以及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的社会讲师,真正将学术性、普及性贯通于讲坛之中。
在形式上,春秋讲坛顺应时势探索多种方式以推广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更深入系统地解读孔子儒学以及传统文化内涵,开展了重温“四书”、精研“礼乐”等系列专题讲座;结合驻村帮扶活动和山东省“万名干部下基层”和济宁市“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扎实推动春秋讲坛进校园、进乡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同时,依托孔子研究院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积极开展春秋讲坛海外系列,促进儒学的国际交流与传播。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并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传递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信息。春秋讲坛进一步强化文化使命担当,站在时代的高度、学术的前沿,以释解“春秋”、阐发儒学为宗旨,探究、讲清儒学的历史真谛,挖掘、阐明儒学的时代价值,面向大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通讯员 宋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