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张月琦)“体温36.7,可以外出干活,记得戴好口罩,疫情还没结束!”2月25日早上8点在袁庄村值班点,值班人员对本村去大奚村务工的刘传美体温测量登记后进行放行。王庙镇第一时间落实复工复产工作要求,要求各村在做好外出务工人员体温检测和人员信息登记的基础上,协助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雨水至,春耕忙。眼下正是木耳种菌分包上架的关键时机,大奚村木耳种植大棚里忙碌的身影多了起来。就在前几天木耳种植大户奚志彬还在为找不到工人发愁,他讲到如果木耳种植错过时机会减产,出菜时间也会推后,价格会受到影响。他的菌种种植加工厂需要200多名工人,可眼下防疫也在要紧时,面临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人员流动的矛盾。疫情防控期间,该镇内不少企业面临复工复产用工荒问题,面对企业需求,王庙镇第一时间组织专班,对辖区内复工需求进行统计,组织周边村庄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健康摸排登记,建立复工人员台账,并协调周边村庄防控卡扣对木耳种植工人发放绿色通行证。木耳种植业是王庙镇重要的农业种植项目,大奚村需要木耳种植工1000余人,在大奚村马汉文的木耳棚里,大奚村党支部书记郑辉正在了解木耳种植户的用工需求和务工人员的健康信息,“郑书记,你给镇上说一声啊,我们给涨工资,帮着招招工,我们肯定配合咱镇的疫情防控工作,给他们发口罩,进出大棚都量体温,你们放心。”为了帮助复工复产单位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镇村干部沉入复工复产单位了解需求、帮助强化疫情防控措施,让复工复产更安全、暖民心。
“大家注意间隔,先测量体温咱们再打饭,吃饭时大家轮流吃,不要交谈,注意间隔”,中午吃饭时间,大奚村支部书记郑辉广播起来。“别急着吃饭,咱吃饭轮流来,我一会给你们送”,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两不误是该镇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原则,成立了专班,对生产单位开展不定期巡察,确保复工复产单位生产有序、疫情防控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