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3日
第02版:

(上接1版)一户老人明确一名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服务期间,志愿者全程佩戴口罩,帮助老人清洁卫生、消毒防疫、代购采买,有效解决老年群体现实困难,老人对志愿者赞不绝口。

聚焦网上探求,助推防“疫”互动有力

2月初,市文明委印发《关于在抗击疫情中有针对性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强调要充分用好各级各类媒体,做好线上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网民关切。通过济宁发布、济宁文明网、济宁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县市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文明实践抖音账号、快手账号等,加大点对点推送力度,群众虽不能面对面感受照样能够得到需要的防控知识、文化娱乐节目等。及时推出线上“微心愿”,由社会爱心人士主动认领,为群众和一线防控人员免费提供口罩、消毒液、棉大衣、方便面等物资物品。

强化示范带动,推动我市文明实践品牌活动“疫”如既往深化拓展,推动品牌项目由线下向线上转移,“乡土讲师团”“蒲公英夜堂”“小板凳红色宣讲队”等纷纷采取微视频、微音频、网上直播的方式,掀起疫情防控宣讲“强风暴”,精准及时向千家万户传递出疫情防控的“最强音”。

疫情防控以来,全媒体刊播疫情防控公益广告450余万条次、稿件8122篇,发布疫情通报和防控知识453条,发布戏曲、诗歌、歌曲等新媒体作品1352件,“战‘疫’济宁在行动”主题网络宣传覆盖用户达到130余万。

针对复工复产,“慎终如始”持续防控

面对复工复产的新形势新要求,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及时作出调整,将部门单位资源优势与防控需求、复工复产实际充分结合,主动策划设计,开展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文明实践活动。

市直部门单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响应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 “四进”攻坚行动号召,积极参加以“助力社区防疫”“助力农村生产”“助力项目开工”“助力企业复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市卫健、疾控、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组织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前往复工复产企业宣传疫情防控,发放新冠肺炎预防宣传单、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手册等宣传材料,农业农村、城乡水务、供销等部门志愿队伍积极开展春耕备耕服务工作,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红马甲”们在主要出入口开展普及性防疫宣传、健康教育。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总队、各专业队伍结合各自所长,助力农业生产、企业防疫、强化保障,助力群众安全出行、有序医疗、文明风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农业生产的最好注脚。

2020-03-1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1953.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