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路延
近年来,邹城峄山镇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和人文历史资源,突出村庄特色,精心规划,精准施策,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生态优先高标准规划
为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目标,该镇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坚持生态优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科学编制全镇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规划了环峄山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大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沿临菏路美丽乡村示范带、沿104国道美丽乡村示范带“两区两带”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立足峄山文化旅游和邾国故城遗址保护开发实际,启动环峄山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在保持村庄原貌基础上,将美丽乡村建设全面融入到峄山大旅游开发中,结合峄山景区开发、退耕还林、乡村旅游发展等重点工作,对峄山周边稻洼、纪前等村庄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实施村庄环境提升、村庄绿化、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逐步建成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复合型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围绕“生态大庄,和谐家园”主题理念,对大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连片治理,综合打造,整体推进。片区单个美丽乡村立足各村特色,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围绕临菏路和104国道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着力在环卫、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集中突破、重点整改提升。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条件,由点连线、由线扩面,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完成20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精准治理全力推进
该镇全力全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现“生活美、家园好”。按照“两区两带”三年行动计划,在完成大庄片区省级“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高皇村、北龙河村、东庄村单村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下山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道路硬化美化亮化、墙面粉刷、行道树栽植、广场建设等工程。投资10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涝滩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居住和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同时,稳步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现“生态美、环境优”。坚持优先整治104国道、临菏路等主要道路沿线村庄的原则,高质量完成照山、野店、店南3个村的环境整洁村集中整治项目。围绕生态宜居,大力开展卫生村居和森林村居创建工作,大二村荣获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称号,22个村庄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全镇省级卫生村总数达到25个。依据镇区总体规划,对镇驻地进行提质扩容。在104国道西侧实施路网建设、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排水设施铺设、景观节点提升等工程,逐步拉开小城镇发展框架。
发展产业富民增收
该镇紧扣水肥一体化、农田水利、国家水土保持项目等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保障农民增收。突出建管并重,重点打造村庄产业,店子村农贸市场、刘营村斯科曼家居项目、北龙河村高端纸箱包装项目运营良好,促进群众就近就业的同时,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实现美丽乡村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坚实基础。突出生态振兴方向,依托峄山和牙山周边丰富的林业资源,高标准打造牙山景区服务中心,完成邹鲁生态园研发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邾国书院”建设项目,“农业+文化”、“农业+旅游”项目成效明显。借助牙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投资6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石榴示范园200亩,打造了集生产、采摘、观赏于一体的现代精品示范园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区,可实现村集体年增收50余万元。围绕垃圾分类资源化综合利用,强化镇驻地和店子片区两处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站规范运营,建成了“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