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4日
第02版:

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

疫情之下,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

本报记者 山进 通讯员 君来 新亮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孩子们相对成年人,不管从心理上还是从行为上,对于防控疫情来说,都是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在疫情之下,儿童青少年会产生哪些心理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呢?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济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市级心理救援医疗队专家、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跃兵。

记者:在这次疫情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有哪些影响?

张跃兵:面对疫情,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紧张、焦虑或者恐慌等情绪,孩子也不例外。这些情绪也是人类在遇到危险或不确定事件的时候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就像一个警报信号提醒我们在危险面前保护自己。通常心理学上说“战斗”或者“逃跑”。

在疫情期间,孩子可能会出现以下心理反应:

1.紧张、恐怖、害怕,反复查看与疫情有关的信息或者反复询问家长;

2.睡眠失调,噩梦连连。怕黑,畏惧夜晚,不敢独睡;

3. 饮食异常,暴饮暴食或对饮食失去兴趣;

4. 年龄小的孩子多容易出现哭闹,黏住父母;要求别人关心、照顾自己,生活被动;

5.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发怒,容易伤感,常因小事发火,事后又懊悔不已。

记者:孩子如果出现负面情绪,家长如何帮助孩子?

张跃兵:首先大人情绪稳定是前提。我们经常说,“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的榜样。疫情期间,家长对疫情的发展也要理智、客观,不信谣、不传谣,这些做法都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其次就是维持正常的作息规律。

再则就是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做好安全防护。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具备不同的说话的方式。年龄小的孩子,主要给予安抚就可以,比如把病毒描绘成“小怪兽”,我们人类是能够战胜小怪兽的,最终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类似这样表述,孩子听了就有安全感。另外,我们可以由此提醒孩子养成卫生习惯,如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等。

如果是年龄大的青少年,我们需要说得更客观、更准确,更真实,甚至像成年人一样交流,和孩子一起探讨,一起思考,一起成长。

在经历疫情中,也能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积极的东西。比如:大人与孩子一起思考健康、生命、人与自然等。理解怎么去爱自己、爱别人,以及学习的责任和义务等激发孩子的正能量,让孩子经过这件事情后获得成长。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武汉加油”中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记者:孩子们度过了有史以来最长、最宅的寒假,孩子在家难以管教怎么办?

张跃兵:这个寒假的确比以前长了些,家长不仅要管理孩子的生活,还要管理孩子的学习,很辛苦,有时也会有情绪。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增加了亲子感情交流的机会,以及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孩子难以管教,与孩子有关,也和家长有关。年龄小的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需要家长指导和督促,孩子有时会“偷懒”、“磨蹭”,这时,大人的督促可能变成了唠叨,孩子可能不配合,出现抵触情绪。如果出现这种情景,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做计划。总之,家长要多鼓励、肯定。

另外,家长也要为孩子做榜样,不要总是刷手机、看电视,不妨多看书学习一下,这样也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家长也可以利用疫情一线的医生、护士、解放军等感人事迹,引导孩子学习,只有更多的掌握知识才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从帮助别人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面临中考、高考的孩子自身也有一定压力,家长也会着急。这个时候更需要协作,家长可以给与更多的倾听、理解、支持、鼓励,多“提建议”,而不“发布命令”。

家长主要监督的就是孩子作息时间,饮食规律,合理管理孩子电子游戏时间。总之,无论孩子多大,都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扬长避短。因为我们相信,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

【专家简介】:

张跃兵,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济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市级心理救援医疗队专家;兼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少工委会委员,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宁市心理卫生协会委员等;擅长诊治抽动症、强迫症、抑郁症、多动症、孤独症、焦虑症及各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等。曾受训中英精神分析心理治疗3年,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有专长。主持或参与山东省计生委课题、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课题和济宁市科技课题8项。获济宁市科技局三等奖两项,获得济宁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国际精神病学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儿童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等医学专著10部。

济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援助热线:

0537——12355

0537——3165837

心理援助专家24小时守候,聆听您的心声。

2020-03-04 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31394.html 1 疫情之下,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