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3日
首页
第02版:

奋斗不忘初心 致富不忘乡邻

■本报记者 杨国庆

本报通讯员 张华 郭瑾

“郭波波逢年过节都想着我们,送米送面又送油,这孩子真好!”村民们言语之间透着感动。1月14日上午,汶上县郭仓镇郭仓村村委楼里一片欢声笑语,30户困难家庭收到了新春的爱心慰问品,这份福利是该村青年郭波波特意为他们准备的。有些不能到场领取的,郭波波又登门把慰问品送入家中。“这些东西可能不算什么,主要是把新春的慰问和祝福送给大家,让他们感受节日的气氛和大家庭的温暖。”郭波波对记者说。

郭波波是郭仓村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子承父业的他现在是汶上县雷沃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这个管理着上百套农机、上千亩农田的年轻85后,带着对家乡热土的眷恋返乡创业,用实际行动扶贫济困、关爱邻里、带富乡邻,在村上提起他,大家都啧啧称赞。

2015年,郭波波接过了父亲手中苦心经营了大半辈子的农机事业。“说实话,刚接手合作社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五六户社员、十几台农机,还挺有信心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就被现实狠狠地敲醒了。”据他介绍,有一年东北的朋友联系他带队跨省去收割小麦,去之前对方一再强调他们那儿都是大农田种植,一定得开着最好的收割机,他也满口答应了。可没想到,几天几夜赶到哈尔滨,还没下车就被朋友半开玩笑的说:“不是叫你们开最好、最大的收割机吗?你就开个这个?”郭波波一下子愣了,“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收割机了。”看到他的不解,对方摇摇头说,“来,到我们麦地里,看看我们用啥收割机。”当时的哈尔滨已经用上了国际先进的农机,日收割能力是他的两倍还多。这一次后,他深刻意识到,农科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超自己的想象。如果再不提升农机科技化水平,必将遭到淘汰。

自此之后,郭波波开始深入关注国际先进农机设备的动向,哪种拖拉机马力最强劲、哪种播种机和深耕犁技术最先进,哪种农机有了无人驾驶技术……都成为他研究的目标。“这个就是我们2019年新引进的萨菲尔播种机,它能够精准地控制种子播种的深度,成活率近百分之百。”郭波波对记者介绍说,根据试验田数据表明,使用最新的播种技术后,每亩27斤种子的发芽密度优于传统技术每亩40斤种子的发芽密度,大大节省了种子的消耗。

多年来,凭借着爱学习、肯钻研的韧劲,郭波波练就了高超的驾驶操作和快速诊断维修技能,并在中国农机手大赛中多次夺得优异成绩。他还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合作社实现多年农机作业“零事故”,为汶上县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作出了积极贡献。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就会有收获。经过不断努力,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市最大的标准化农机合作社,社员壮大到81户,从业人员126人,拥有各类机械184台套,被评为山东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他本人先后获评山东省劳动模范、济宁市乡村之星、山东省“齐鲁乡村之星”等荣誉称号。

一人致富不算富,全村致富才叫富。他积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把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成贫困户就业基地,吸纳10名有劳动力能力的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年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此外,郭波波借助农机技术和设备优势,在镇域范围内开展科技帮扶,对贫困户实行免费作业服务,免除农机服务费58万余元,并主动联系本村无劳动能力贫困户5名,定期走访慰问,送钱送物。“今年,我们村把壮大集体经济的扶持资金批给了郭波波的合作社,希望在助力他的产业发展的同时,持续增加村集体的收入,从而带动全村致富。”郭仓村支部书记刘栋向记者介绍说。

2020-01-2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8646.html 1 奋斗不忘初心 致富不忘乡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