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1日
首页
第07版:

顶层设计 高层发力

让艺术为每一个学生点亮梦想之光

■本报通讯员 丁大庆 张明坤

“晚霞中的红蜻蜓,请你告诉我,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 ……”近来,每天下午放学,美妙的《红蜻蜓》旋律就会在济宁市汶上县郭楼镇中心小学门口响起,身着红校服的学生三五成群,似一只只红蜻蜓,吹奏着竖笛在晚霞中翩翩起舞。演唱《故乡的小路》、《编花篮》,演奏《噢!苏珊娜》、《红蜻蜓》,这是济宁市汶上县郭楼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今年音乐课的必修科目。“与以往不同的是,济宁市教育局对音体美课程出台了‘铁规’,各校一律在网上公开‘晒’课程表,为学校套上了‘紧箍咒’!”郭楼镇中心小学校长何忠树坦言,再加上每年一次的全县艺体大赛,哪个学校再也不敢轻视音体美课程了。

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破解“薄弱学科”痼疾

多年来,素有“薄弱学科”之称的音乐以及体育、美术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更是农村教育的一大“短板”。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音体美课的现象在不少学校绝非偶然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这必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因此,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019年12月12日,在济宁市委宣讲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高广立作宣讲报告时为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痼疾开出了一剂良方。他认为,这必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强化顶层设计,注重从高层发力。”作为一市教育的主政者,高广立表示,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

一次强有力的突破

“教育局长突破项目”刚性发力

对于县域内普遍存在的“薄弱学科”现状,如从市域内强化统筹,从更高层面上发力,难题破解或许相对会更容易些。近年来,济宁市教育局坚持问题导向,瞄准饱受社会诟病的艺体教育现状,力推“教育局长突破项目”,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大胆深入探索,靶向精准施策,出台硬举措,对音体美课程实施“刚性化管理”,同时发挥比赛的杠杆和导向作用,推行“百校千班”艺体大赛,一手抓刚性约束,一手抓柔性引导,刚柔并济把“音体美”课拉上了正轨,让学生人人都能享有艺术,为每一个孩子点亮梦想之光。

为进一步强化音体美育人功能,济宁市拿出了硬举措,对音体美课程实施刚性化管理,各校都必须在开学第一周将本校各班级的音体美课程表输入到《济宁市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课程开设管理平台》,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市、县定期对学校开课情况进行明查暗访,以严厉的问责机制确保制度刚性执行。同时强化柔性引导,面向全体学生,分年级,以整建制班为单位,在校级进行全部班级艺体比赛的基础上,各年级遴选出优胜班级逐级参加镇、县、市比赛,每年一次,并对获奖班级音体美教师和班主任分别给予奖励,充分发挥比赛的杠杆和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

一年已经过去,全市中小学生艺体大赛成效如何?济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顺利实施全市中小学生艺体大赛,市里专门研发了“济宁市中小学生艺体大赛管理平台”,完善艺体大赛工作流程。市级比赛2019年4月27日至28日在全市10个赛区同时进行,全市近百万学生、2.8万个班级参赛。经过激烈比赛,每个年级评选出1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获特等奖班级的各科指导老师授予“济宁市教学能手”称号;获一等奖班级的指导教师授予“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称号;二、三等奖班级的指导老师授予“济宁市艺体教育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获特等奖、一等奖班级的班主任授予“济宁市优秀班主任”称号,获奖学校授予“济宁市艺体教育特色学校”称号。2019年10月22日,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上,对37名获得“济宁市教学能手”称号的音体美教师进行了隆重表彰。

一个关键环节

为“薄弱学科”教师“强身”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要真正提升艺体教育成效,为薄弱学科教师“强身健体”是关键。

2019年,济宁市同步推进学校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艺体教师专业培训等专项活动,全面提升全市艺体教师专业技能。济宁市第七届学校艺术节,全市各类参赛作品2278余幅(个),选拔20个合唱节目和15个戏剧节目参加省教育厅和山东教育电视台举办的2019年合唱、戏剧大赛,金乡县实验小学的《鸡黍之约》参加了颁奖晚会的演出。6月下旬组织56名高中美术教师赴太行山进行写生培训;7月上旬组织110名美术教师赴宜兴进行第二期陶艺培训;7月下旬组织140名体育教师在济宁教育学院进行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4月份组建了145人济宁市城区教师合唱团,每周四上午坚持训练,每月聘请一位全国知名专家进行讲座。6月1日至15日在济宁学院附中高新校区举办了全市师生陶艺作品展;9月16日至30日在济宁学院美术系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教师美术作品展”。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济宁艺术剧院、济宁市杂技团等市属院团深入学校进行演出,全年共100场。年初预算资金100万元, 2019年济宁市“交响乐进校园”演出活动将达到60场。

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跑,开开心心地唱,随心所欲地画,今年,这样美妙和谐的音体美课堂在济宁市中小学已成常态。

2020-01-21 顶层设计 高层发力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8477.html 1 让艺术为每一个学生点亮梦想之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