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8日
首页
第01版:

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学新鱼台

——访鱼台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学圣

■本报记者 孙逊

本报通讯员 侯国强 乔志宇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2020年确定为‘项目落实年’‘重点工作攻坚年’,紧紧围绕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制造业强市目标,提出了大力实施‘十大行动’的具体任务安排,为我县做好2020年经济工作、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学新鱼台指明了奋斗方向。”鱼台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学圣在谈到贯彻落实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说。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鱼台县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构建了“一区多园”格局,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成功引进3个国内500强项目,特色农业实现规模效益“双跃升”,开创了经济发展新局面。“但是,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我县还存在传统产业占比高、转型慢、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等问题。”刘学圣说。

“2020年,鱼台县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立足‘为济宁增光添彩’,只争朝夕强执行、不负韶华求突破,推动全县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刘学圣表示。

刘学圣说,鱼台县将综合运用“数字赋能”、两化融合、产业聚焦、科技创新手段,加速煤盐化工、生物医药、工业用泵、新型材料等主导产业向高端链条端攀升。紧盯国内外500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和高科技领域独角兽,力争在500强项目、10亿元以上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建立项目从落地到投产全链条闭环包保推进体制机制,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在建项目快投产。举办“高端人才鱼台行”“引才联智高校行”等活动,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和专业技能人才。

园区是项目落地达产的基础。刘学圣说,鱼台县将按照“大部门扁平化”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思路,持续深化园区“两剥离”改革。县经济开发区在初步搭建“管委会+公司”框架基础上,加快实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特色化发展。积极推进张黄化工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张黄化工园区、县经济开发区发展定位,开展规模实力、链条配套“双提升”行动,全力打造优势集群和强企方阵。年内园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以上,力争综合实力排名在全省实现前移。

特色农业是鱼台富民强县的重要保障。刘学圣表示,鱼台县将持续优化“五统一”绿色稻米发展路径,更加注重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塑造推广。制定完善毛木耳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积极引入市场主体通过精深加工大幅提升附加值。加大首届中国(鱼台)杞柳博览会合作成果转化力度,扶持引导杞柳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快杞柳产业园建设,将更多优质特色杞柳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做足做活“小龙虾大产业”文章,办好第四届中国鱼台龙虾节,推动鱼台小龙虾品牌加快形成比肩潜江、盱眙的全国影响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0家,积极打造省级田园综合体。加速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等新业态。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刘学圣表示,鱼台县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动实现从行政审批服务逐步向民生领域、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职能优化各领域拓展覆盖。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一窗受理”“马上就办”“一次办好”和“网上办、掌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完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推行上门、代办“保姆式”“店小二”服务,探索建立“一网通服”平台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用功夫跑审批。推行跨部门事中事后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努力打造程序最简、时限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提升竞争发展“软实力”。

2020-01-18 ——访鱼台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学圣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8062.html 1 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学新鱼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