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母亲管着一年到头做饭,年夜饭从来都是父亲动手。剁上5斤肉,腌上3斤正月待客,余下两斤做年夜饭。大年三十,父亲脱下一年四季的工作服,围上围裙披挂上阵。
上午炸肉丸,父亲把瘦肉理出来剁碎,和在面粉中,加入蒜丁、姜末等作料,再放盐、味精、酱油,加水揉成粘粘的团状。买来的菜油悉数倒入锅中,用手抓起一块粉团,捏着挤出一个个小球滚入油锅,很快就浮起了一片肉丸,诱人的香气也开始满屋子飘荡。说是肉丸子,还是面粉为主,一上午要炸出一大筲箕,除了三十晚上吃的,余下的要留着来客用。
下午3点,父亲正式开始做年夜饭,主菜除了烩肉丸子,就是把炸丸子剩下的肥肉切成块,与打过结的海带一起倒入大砂钵中,加满水,置于煤炉上炖。父亲还会炒上几个素菜,这样,年夜饭的菜就准备妥了。
等外面的鞭炮响成一片时,父亲吩咐母亲在八仙桌下放上火盆,盛起两大碗海带汤,端上两大盘肉丸子,和四五个素菜摆了满满一桌,大哥跑到门外放响鞭炮,年夜饭正式开始了。
我家的年夜饭,全家人要吃上两个小时,听下放的大姐说乡下的见闻,听父亲讲爷爷奶奶的故事。母亲一年到头愁苦的脸,在这晚也难得地绽开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