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7日
首页
第05版:

张淼: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本报记者 刘帝恩

艺术家张淼对晁岱双书法风格高度评价称,其基本艺术风格可以用东坡的话来概括,那就是“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无论是晁岱双临写的“二王”作品,还是创作的作品,看起来都既得其形,也得其神。

在张淼看来,晁岱双的笔触似乎“丰腴和圆融了一些”,更多地接近了赵孟頫的风貌。一方面,用笔和结体不自觉地体现出宽博厚重,另一方面,字的精气神又追求唯美超逸。这种内心的自然流露和审美趣味的自觉追求,造就了晁岱双书法作品目前深厚华滋、含蓄蕴藉,而又唯美隽逸的面貌与风格。

“我曾见过岱双许多面目的《兰亭序》,有早期临摹的神形毕肖,几可乱真的;有取自钟绍京而又掺入宋元诸家笔意墨趣,写得极为遒媚、美轮美奂的小楷;有近期意临的不求形似,但却更得其神韵和意趣的行楷《兰亭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当然,张淼认为,在诸体中,晁岱双的行草最为精彩,也最能代表其根植传统、中得心源的精神追求。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尺牍、楹联、团扇,皆有追魏晋、溯宋元之佳作妙品。

团扇《钱塘湖春行》,章法平正中见奇崛。整幅作品在和谐端正的大局观下,规整中有错落,穿插有序,避让巧妙,计白当黑,疏处跑马,密不透风;局部的参差有致,构成了整体的和谐唯美,通篇字如音符,跳宕婉转,曲尽其妙。

行书立轴《陶潜诗》,运笔如风,或连绵取势,或笔断意连,笔笔严谨精到,但笔笔似乎又放纵不羁,整体一气呵成,收放自如,严谨中见活泼,含蓄中见洒脱,踏雪无痕。

《登辩觉寺》用笔以“二王”和赵体为主,但结体却丰腴宽博,整体用笔用墨引而不发,欲扬还抑;章法布局上,字与字之间大多疏离错落,含蓄蕴藉。虽结体丰腴厚重,但内在精神上却与杨凝式“韭花帖”境界暗合,整体内容空寂有流响,淡泊而笃定,不疾不厉,不温不火,书法表达恰与内容水乳交融,高度契合,颇具禅意和空灵之美。

张淼说,晁岱双近年的书法创作,已体现出努力走出“二王”藩篱的主观诉求,日益呈现出兼收并蓄的多元化风格。从一味追求灵动飘逸到追求端庄朴拙,由俊逸唯美到追求深厚华滋,由一味地追求魏晋风度、宋元精神,逐渐向多元化风格渐进。

张淼认为,晁岱双的隶书,能看得出“礼器碑”和“乙瑛碑”等汉隶的深刻影响。“以往其隶书作品风格,也多表现得谦谦君子、端庄雍容,但现在的隶书作品,则不断看到了在求新求变方面的不懈努力。”如《崔子玉座右铭》颇有金农笔意,笔笔粗细划一但却纵逸洒脱,给人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实为其隶书中少有的佳作。

2020-01-1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8007.html 1 张淼: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