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3日
首页
第03版:

让圣地好家风代代相传

华峰

我市作为孔孟之乡、圣人故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历史底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开篇就介绍了曲阜孔府家规家风。今年4月份,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我市调研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并走访了部分五好家庭代表。6月28日,全国政协“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远程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市“全国五好家庭”代表孔令绍通过移动终端与现场实时远程连线,作了圣地孔氏家风代代传承的汇报。

“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定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家风家教与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家庭美德、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市历来重视家庭、注重家教、传承家风,传统家庭美德源远流长,历史积淀深厚,内涵极为丰富,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家庭美德,圣地好家风在济宁大地代代相传,是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让圣地好家风代代相传,传扬的是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的家国情怀。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家风是家庭生活传承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日常生活方式、文明风范和道德品格。家风看似无形,但它是传家宝,寄托在祖先牌位前的一炷香火里,凝炼在祖庙墙上的一句箴言中,流淌于千万里家书往来间……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互相激励、抱团取暖的精神薪火。今天我们谈论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迪当下,更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

让圣地好家风代代相传,传扬的是良好的社会风气。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正家风,正是建设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社会主义家风的建设,小而至于每个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语幼童概莫能外。建设良好家风,需要攻坚克难、秉持愚公移山的不懈精神,从娃娃做起,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跬步而至万里,聚细流而成江海。从良好的家风建设出发,最成达成民风、政风、党风的清正和畅。

家风是人格的镜子,亦堪称涵养作风的源头活水。把家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时代的使命,亦是你我的职责。全体公民要自觉依法履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和各项应尽义务,自觉营造诚实劳动光荣,积极培育讲正气、知荣辱、促和谐、卫生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开源节流、多作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

2019-07-03 华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796.html 1 让圣地好家风代代相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