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3日
首页
第02版:

郭耕夫

郭耕夫,名宗虞,字耕夫,1910年出生于鱼台县王庙镇程庄寨。1935年7月,郭耕夫在山东省立四乡师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兖州西农村任短期小学教员。1936年2月,到金乡县大程楼小学教书,在该校师生中组织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并运用这一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1936年6月,郭耕夫应聘到胡集小学任教;同年11月,经第一小学翟子超、秦和珍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2月至7月,任“民先队”鱼台县分队部负责人。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揭露汉奸卖国贼的嘴脸,郭耕夫撰写了中篇小说《殷汝耕》(殷系冀东的大汉奸),该书曾在几个进步杂志上刊登。为扩大宣传效果,他又将其改编为话剧《冀东月》,怒斥殷汝耕在冀东充当日本汉奸卖国求荣的罪行,并亲自组织师生排练,演出10多场,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与此同时,他还积极领导了金乡县的抗日武装斗争。1937下半年,郭耕夫与马霄鹏、董少宰、聂峨亭协商成立了“鱼台县抗日动员委员会”,马霄鹏兼任主任,郭耕夫、聂峨亭任副主任。

1938年冬,在程庄寨郭耕夫家建立了中共鱼台县委。1939年2月,撤离鱼台县城8个多月的日军又返回“扫荡”,鱼台县第二次陷落。日军组织了以张荫南为首的伪县政府,国民党县长朱启森加紧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敌伪顽勾结,阴谋消灭在我党影响下成立起来的鱼台县抗日自卫总团(1938年7月,由鱼台县抗日司令部整编而成)。在此严重情况下,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动员自卫总团团长聂峨亭把部队拉走,聂当即同意。4月初,由郭耕夫、聂峨亭带领鱼台县抗日自卫总团全部武装,加入了苏鲁豫抗日后方司令部,报请编入八路军。经过整编,授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后方办事处湖边游击四大队的番号,聂峨亭任大队长,郭耕夫任教导员。5月,湖边游击四大队护送中共湖边地委领导和工作人员,由单县去鱼台南阳镇;6月底,又配合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分别于南阳、谷亭两地歼灭朱启森部,俘获朱启森。7月1日,建立了鱼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和湖边司令部,鱼台县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新局面。8月,郭耕夫调任中共金嘉巨中心县委书记。

正当湖西地区抗日局面蓬勃发展之际,1939年9月,湖西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肃托”事件,郭耕夫接到“受训”的“命令”来到区党委驻地谷亭时,他的好战友、中共湖边地委警卫队长黄明贵,再三劝他不要露面,赶快躲起来,并说:“如果你同意我的意见,我可以保护你走。”党性、组织性一贯很强的郭耕夫拒绝了黄明贵的劝告,竟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到区党委机关报到。随后,郭耕夫就被当作“托匪”关押,并遭严刑拷打,但他理正辞严,拒不承认自己是“托匪”。9月26日夜,郭耕夫被杀害于谷亭缪家林地,时年30岁。

(中共济宁市委党史研究院供稿)

2019-07-0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790.html 1 郭耕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