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帆
本报通讯员 胡克潜 霍琳娜
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 。1月9日上午,尽管寒风袭人,汶上县苑庄镇文化广场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汶上县2020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全县政法系统、卫生系统、文化系统、金融系统的42家单位33支服务队的150多名专家,为群众提供了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各类咨询服务和精彩的文艺演出。
“五星红旗迎着太阳升,万里长城载着中国龙,自强不息的大中国,华夏儿女跟着他向前冲……”启动仪式上,文艺演出精彩纷呈,京剧、花鼓、相声、舞蹈等节目轮番上演,在一阵阵的喝彩声中,记者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正在看演出的群众刘景光对记者说:“‘三下乡’活动的艺术家们不辞辛苦到镇里演出,让我们能这么近距离地欣赏精彩的文艺节目,打心眼里高兴。”
在医疗卫生服务区,量血压、咨询病情的群众排起了一条长龙。“听说县里的专家来联合坐诊,这样的机会不能错过,我没敢吃早饭就拉着老伴来了。”今年68岁的前苑村村民柴纪芹找县医院的专家问诊完高血压,又拉着患有糖尿病的老伴到县疾控中心的免费体检车上做了个全身大检查。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壮丽山河多异彩,文明国度遍高风……”一幅幅寓意家风家训和春节祝福的话语跃然纸上,十多位书法家挥毫泼墨,以墨寄福。“给我写一个‘福’字;给我写一个‘吉星高照’;给我写一个俺孩子的名行不……”这边,老百姓们也毫不客气地现场点起了字。“大家不要着急,你们点的单我们一定保质保量完成。”书法家贾宜坤一边说一边挥毫。一会儿的功夫,几十副红彤彤的对联就送到了村民手中。“这些书法家的字平时可见不着,没想到俺今年就能贴到门上了,现在开始有年味了,‘下乡大餐’真不孬。”马庄村的刘运成老人接过春联高兴地说。
这样的祝福不仅送给了现场的村民,还送到了村里的贫困户手中。今年49岁的苑庄村精准扶贫户李长民生活艰辛,7年前罹患尿毒症丧失了劳动能力,儿子和妻子在县城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由于每周需要透析3回,巨额的治疗费用压得全家喘不过气。该县机关工委和镇里的干部为其送来了过年用的米面油和春联等日用品,并嘱咐老人保重身体。“这几年多亏咱上级政府,为我们办理的低保,过年过节给俺送吃的用的,镇里的干部每个月都来,啥都帮着俺办。”李长民激动地说。
“‘三下乡’活动是加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注民生的具体举措。 ”汶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占德介绍,汶上县充分发挥“三下乡”服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温暖送到农村,把欢乐送达基层,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
据了解,今年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不断充实服务内容,不仅有文化、科技和卫生,还向教育、就业、法律、金融等多领域延伸。据统计,今年汶上县“三下乡”活动共筹集到资金、项目、物品总计价值20余万元,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成为振兴乡村的响亮品牌和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