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济宁消防救援工作发展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理念上革弊鼎新、在能力上升级换代、在履职上铁肩担当,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小棉袄”、总队党委的“追随者”、指战员的“娘家人”、人民群众的“守夜人”“四类角色”,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新业绩。
这一年,是整体工作进位次的一年。支队党委时隔五年被省消防救援总队评为先进党委。支队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评为全国执勤训练先进支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法制部门;连续两年在全省尖兵比武对抗中勇夺第一名,代表总队出战全国首届“火焰蓝”比武和国际消防技术交流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全国消防微电影评比、全省演讲比赛中均荣获二等奖。支队主官在全省军政主官比武中均获“优秀”。“济宁消防”抖音号粉丝量位列全国各省、市级消防机构第一名,荣获“2018年度全国最具影响力消防抖音号”。
这一年,是创新工作走前列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关爱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六项措施》;成立全国首家消防公益基金会,建成全国首所火焰蓝小学,成立全国首家消防指战员子女托管班;组建全国首家消防宣传融媒体中心。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主要领导就新媒体宣传等工作多次表扬济宁支队。
这一年,是济宁经验创品牌的一年。市政府在全省会议上就“红黑名单”消防信用监管体系作经验介绍;承办召开了全省消防宣传工作会议,执勤训练、宣传、政工、后勤工作先后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济小萱”团队受邀参加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和首届抖音创作者大会;兄弟单位多次来济调研政府专职队伍建设、“红黑名单”信用监管、职业保障体系建设、消防宣传等工作。
这一年,是主责主业出成效的一年。代表省政府圆满完成消防“国考”任务,赢得考核组充分肯定;全年火灾起数同比下降17.9%,直接财产损失同比下降9.2%,火灾形势总体稳定。支队出色完成全省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圆满完成70周年大庆、孔子文化节等消防安保和抗击台风“利奇马”、“11.19”梁宝寺煤矿救援、“12.11”置城国际高层火灾扑救及增援潍坊、淄博抗台排涝任务。
这一年,支队既按上级部署,做好了规定动作,又敢于突破创新,做精了自选动作。据统计,支队有6项工作全国首创,7项工作全省领先,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总队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支队各级党组织的团结奋进,得益于全市指战员的埋头苦干。一年来,支队党委围绕 “1447”总体思路,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立足“大政工”
锻造全面过硬的班子队伍
坚持政治建队、思想引领,致力铸魂育人、凝神聚气。严格落实党委议教制度,全面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实践,支队主官带头4次讲党课,邀请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等知名专家学者辅导授课,持续依托“三孔”开展政德教育,联合山东大学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班,举办学习总书记训词精神专题培训班,开展大、中队军政主官比武,推动“关键少数”立标杆、做示范。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一周年主题活动,举办事迹报告会、巡回宣讲会,引发指战员强烈共鸣。
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致力选人育人、提升素质。旗帜鲜明立靠素质、靠实干、靠实绩的“三靠”用人导向,积极探索建立干部上下交流锻炼机制,先后选派23名机关干部到各大队主官岗位、5名大队主官到支队机关领导岗位交流锻炼,帮助干部解决经历欠缺、本领恐慌、发展受限等问题。实施优秀消防员跟踪培养计划,鼓励业务素质好的消防员考学提干,聘请教师为队员补习功课,2名消防员考入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坚持严管厚爱、优待保障,致力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始终坚持严管厚爱并举、约束激励并重,致力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队伍内部严格落实凌晨督导、回访复查;全省率先举办集体婚礼、相亲大会、健美大赛、红门大厨比武等深受指战员喜爱的特色活动;广泛开展困难指战员家庭慰问、业务骨干健康休整等暖心活动;协调解决14名子女入学入托问题;为全体指战员免费体检,把暖心工程落到实处,全体指战员思想稳、干劲足。队伍连续17年没有发生行政责任事故和违法违纪案件,涌现出特勤中队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立足“大监督”
凝聚火灾防控的最强合力
推进政府主导,健全责任体系。市委傅明先书记莅临支队调研,亲切慰问一线指战员;市政府石光亮市长出席支队迎旗、授衔和换装仪式;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强调对消防救援队伍建设问题,市委、市政府要专题研究,各县市区务必高度重视。市政府5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工作,集中约谈县市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驻济国企、大型商业综合体主要负责人。联合公安、住建、文旅、教育等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文博古建筑、大型综合体、校园及周边等专项联合检查行动,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原则落实严管严控措施。
突出创新治理,提高监管效能。始终秉持“热情服务、严格执法”工作理念,创新运用“五步工作法”、“红黑名单”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等级实名制评定等经验方法,利用好隐患整改“政府交办”、“行业函告”两个手段,广泛发动相关行业部门、乡镇街道,聚焦 10 类重点场所、9 类突出风险,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有效改善了全市消防安全环境。
聚焦执法改革,致力能力提升。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岗位“2019我们这样干”五个一系列教育活动,主动宣贯《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推行支队对大队办理的重大案件行政处罚、强制执行、临时查封及亡人火灾事故调查等案件统一集中审核,全面提升执法质量。选聘防火专家指导帮扶,组建6个督导组逐个县区督导,形成了“专家帮扶、精准执法”的监督执法机制。
立足“大宣传”
营造铺天盖地的强大声势
做实社会基层网络,教育培训接地气。成立18个消防宣传培训专班,实施“雏鹰保护计划”,编排童话剧《济小萱奇遇记之安全国度》校园巡演,全面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雏鹰保护计划”列入团中央品牌战略,相关做法在全国会议上做经验展播。设立集便民服务、消防宣传于一体的“两杯奶茶” 爱心岗、户外劳动者驿站,举办“济小萱”粉丝见面会暨消防科普体验营,在酒店、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投放支队原创《济小萱》公益杂志,与公交公司携手打造消防主题公交车,实现消防宣传渗透全方位、体验零距离。
夯实传统媒体阵地,消防宣传全覆盖。制作13类行业火灾警示片,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单位13家,警示教育群众,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声势。承办召开“媒体眼中的山东消防”新闻媒体座谈会,去年以来在中央电视台、应急管理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发稿600余篇,王坤亮支队长登上央视《中国骄傲》舞台,央视一套《生活圈》走进济宁开展家庭火灾隐患排查直播,央视二套《是真的么》、央视三套《群英汇》栏目特邀支队指战员登台展示,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
构建融媒宣传矩阵,特色品牌扩影响。全方位打造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矩阵。作品斩获应急科普作品全国优秀奖、全省二等奖,消防公益广告全省一等奖、二等奖,《嘿,朋友,消防要在意》《致奋斗的青春》《宿舍消防安全抖肩舞》等多部作品爆红网络,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转发肯定。市委傅明先书记在市委扩大会上点名表扬“济小萱”。
立足“大练兵”
推进救援质效的转型升级
高位谋划强主业,突出激励争先。支队机关带头落实周训练、月考核,以上率下,作出榜样。组织60名基层指挥员业务能力考核,对考核不达标的“回炉集训”,掀起“练兵先练官”热潮。依托特勤中队打造“火狼特战队”,锻造比武竞赛的尖兵队、专业处置的全能队、班长骨干的培训队。举行岗位练兵典型事迹报告会、比武人员凯旋仪式、送奖到家等活动,党委常委先后10次看望慰问全国比武集训队员及家属,安排60名优秀练兵骨干疗养,营造了尚武争先的浓厚氛围。
“两微一线”提战力,突出模式创新。通过大练兵“微信”群每日推送训练、考核成绩,建立“线上分析讲评+线下跟踪帮扶”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群策群力。常态化开设灭火救援理论“微课堂”,整合安委会、专家组、红十字协会等多方专家资源,开展灭火救援专业辅导,全年共授课40期。依托特勤中队建立“班长骨干生产线”,采取“理论+实操、营区+企业、培训+实战”的形式,培养壮大“能实战、会组训、满足基层需求”的基层骨干队伍。
实战导向保实效,突出体系生成。按照“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标准,全年组织开展石油化工灭火救援、跨区域地震拉动和水上应急救援等实战化演练10次。推行“每队每天、一车一班”熟悉演练模式,实行“防消联勤一体化”,针对“双随机、一公开”的不放心单位,要求中队在熟悉演练的同时,将发现的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大队进行核查,形成工作闭环。推进“1+N”执勤力量布防模式,构建“1367”队站布防框架,实现队站结构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赢得应急管理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立足“大保障”
蓄足长远发展的坚实后劲
聚焦固本强基,业务水平大提升。全力开展后勤岗位练兵工作,举办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财务人员培训班,组织全市执勤中队装备技师开展装备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新职能任务下的后勤保障能力。
聚焦结构优化,装备建设大发展。开展装备建设论证评估,研究制定装备建设三年发展规划,提请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全市新增各类消防车辆31部、器材装备1万余件套,初步建立“一主一备一训练”“专人专用”装备器材体系。建立“战保大队+服务分队+装备技师”的三级保障模式,成立三个战勤保障分队,全面提升战勤保障全覆盖、机动灵活高效的保障能力。
聚焦长远发展,基础建设大跨越。市培训基地已完成一期“三楼一馆”主体建设,鲁南灭火与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处于全省领跑地位。创新伙食保障模式,推行食品集中配送工作,构建“配送、回收、养殖、种地”绿色链条。集“应急救护培训、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体检、美容理发、康复按摩”为一体,开展医疗服务送基层活动。
立足“大数据”
强化信息引领的技术支撑
深化架构,大力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工程。全面加强作战指挥中心建设,将全市微型消防站、企业消防队全部纳入应急调度体系。建成全市统一公网集群调度管理平台,全市680家微型消防站全面推广 “一呼百应”运转模式。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充分肯定支队在“11.19”梁宝寺煤矿救援通信工作中“反应迅速、保障到位”。
量身定制,研究开发“济宁消防”掌上应用。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对队伍管理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研发“济宁消防APP”,科学设置“消防学苑”“火焰考场”等栏目,推动主题教育进入“秒时代”。
安全生态,统一制发“精细管理”移动终端。为全体指战员统一配发手机管理终端,通过黑名单过滤、实时定位、监控敏感词库、管理上网时间等,真正解决指战员手机上网行为管理难、思想教育难等问题,构建了科学安全的绿色网络屏障。
立足“大纪检”
形成全面从严的清风正气
突出站位,全力打造“儒韵清风”品牌。支队党委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常态化研判党风廉政形势。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调研活动,切实摸清基层情况、听取基层呼声。设立一区一廊一岗一信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廉政建设相融合,持续叫响“儒韵清风”廉政建设品牌。
严字当头,不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建立四级暗查机制,深化督察视频影像管理平台应用,采取“四不两直”常态化开展突击检查。扎实开展执法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采取自查与互查、系统与实地核验相结合的模式,完成巡查执法项目1766个。推行消防文员异地交流制度,有效解决消防文员队伍中存在的顽疾。强化审计监督,年度基层单位审计覆盖率达100%。
警钟长鸣,持续推进廉政警示教育。借助廉政教育日开展常态化教育提醒,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和家庭助廉承诺书。部署开展廉政党纪知识考试、参观鲁西监狱警示教育馆、家属“廉内助”座谈会等活动,建立廉政网络交流平台,发送廉政提醒信息330余条,达到敲警钟、固防线、促清廉的目的。
新时代铸就新梦想,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纪律严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为遵循,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以新的改革举措牵引发展、以新的奋斗姿态推动发展,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开创新时代济宁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勇立潮头、一路向前!
济宁市消防公益基金会揭牌成立
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举行迎旗、授衔和换装仪式
“媒体眼中的山东消防”新闻媒体座谈会在济宁召开
全省消防宣传工作会议在济宁召开
参加全省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参加“11.19”梁宝寺煤矿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