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逊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新一轮流程再造,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真正实现‘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结果评价’的要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群众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卡点,大力实施流程再造,推进制度创新,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林晋在谈到如何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
据了解,2019年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政务服务按下“快进键”,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营商环境优化取得历史性突破,“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企业开办进入“1天时代”,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3.5万户,同比增长28.9%;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推行告知承诺制,一张表单申请、一体化集成审批,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分别提速50%、75%,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全流程13个工作日办结;惠企服务搭建“一网通服”新平台,市及所有县市区(功能区)全部实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赠送惠企服务“大礼包”;建立“窗口无否决权”工作机制,设立“兜底”专窗,对于申请诉求只说“是”,不说“不”,不设路障、设路标,不打回票、打清单,不给否决、给路径,“好差评”群众满意度始终在99%以上,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有尊严、有温度。
林晋表示,2020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坚持“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强力推进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优化跨越行动计划,实施党建引领、流程再造、“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和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四大工程,全力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和为民服务能力,努力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一是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效能建设。全面加强为民服务中心党建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深化“窗口无否决权”工作制度落实落地,促进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深层次变革。二是深化流程再造,打造“流程最佳、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政务服务。按照减事项、减要件、减环节、减证照、减时限、减成本“六减”的要求,对标全国最优标准,再造审批服务流程,力争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率达90%以上,审批办理时限比承诺时限减少40%、办事环节减少40%、申请人提交材料减少40%。梳理100个主题事项“一链办理”,涉企审批事项100%实行容缺受理。优化惠企服务“一网通服”平台,丰富“政策大礼包”,实现涉企政策查找、兑现“一站式”服务。布设水电气暖网协同办理专窗,通过合并环节、数据共享、联合勘查、容缺受理等方式,改变企业分头实施报装,供应单位“各自为政”施工的情况。三是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新模式,简化优化“一窗受理”事项,规范完善“一窗受理”流程,推进同一事项同等条件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制定公布“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构建政务服务一次告知、一单告知、一图告知、一码告知“四个一”公开告知标准模式。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确保全部行政许可事项和95%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100项政务服务应用移动端办理,推动政务服务一体机向大型商超、大型社区和乡镇街道延伸,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四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有温度、有速度的政务服务。
林晋说,2020年是“项目落实年”“重点工作攻坚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高扬主旋律,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工作氛围,坚持做到一切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着力推动政务服务提速提质提效,以“济宁服务”、“济宁速度”、“济宁效率”服务于新旧动能转换、营商环境优化,助力济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