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逊
“刚刚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的动员令,吹响了‘十三五’圆满收官的集结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亚栋在接受采访时说,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市政府综合经济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干”字上动真格,主动担当、加压奋进,全力全速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王亚栋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市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狠抓优质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把优质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纵向实施市、县两级管理,横向优选形成基础设施、“十强”产业、社会民生三大领域重大项目工程包,全力以赴抓落地、抓推进,确保每季度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立足于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超前谋划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完善重点项目落地机制、“五个一”协调推进机制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积极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省级统筹调配要素支持范围;全力争取、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2019年,我们争取了40个项目、53亿元的债券需求额度获得国家批复,走在了全省前列,2020年我们将集中力量项目完善前期工作,年后迅速开工建设;同时抓紧做好后续项目申报工作,力争有更多项目获得专项债支持。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5%左右,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二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动结构提档升级。发挥市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作用,完善落实“10+5”协调推进体系,将年度任务目标细化分解到各专班,抓好主业落实。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会同“十强”产业专班实施好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太阳纸业新材料产业园、如意莱卡新材料产业园投产运营,支持一批“建链、补链、强链”的技改项目建设。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实施“四新经济”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布局氢能、5G、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引领性产业,重点推进兖矿“智慧氢能”研发示范、纬世特碳化硅二期等项目,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特色小镇和创新中心,壮大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支撑,组织实施“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行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争创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三是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擎画蓝图。一方面,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对接协调,发挥好各领域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外脑智库的作用,广泛征集和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积极谋划重大产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形成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一流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加大对上争取,聚焦全市发展的大事、急事、难事和长远事,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谋划一批“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重大事项,争取纳入国家、省规划盘子,为我市新一轮发展争取更多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四是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标准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用足用好农发行100亿元授信额度,推动建设沿黄绿色发展先行区。对接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保护带规划,着力构建富有流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保护示范区。积极融入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放大省支持政策效应,提高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确保走在前列。高水平组织编制南四湖保护整治利用规划,推进华侨城十里画廊项目落地,加快大运河总督府遗址博物馆、济州古城、南旺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支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