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凝心聚力建设“制造业强市” 二要凝心聚力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要凝心聚力抓好重大改革创新 四要凝心聚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
五要凝心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六要凝心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七要凝心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本报济宁12月30日讯(记者 宋仪凯)今天下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任务。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傅明先,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光亮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主席张继民出席。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政治和全局高度,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和具体安排,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构建“1+233”工作体系,顶压负重,奋勇前行,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济宁正在出现一些趋势性、关键性的积极变化,发展理念在转变、发展质量在提高、发展活力在释放、发展支撑在强化、发展成果在显现、发展能力在提升。工作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思想解放、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下决心摆脱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必须始终坚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定不移落实“六稳”措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必须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流程再造,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一批又一批堵点卡点,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潜能;必须始终坚持统筹规划、底线思维,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稳增长与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民生改革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必须始终坚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大力提升干部执行力,为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会议认为,总体判断明年经济形势,我市经济发展仍处在深度调整期、瓶颈突破期、动能转换胶着期,既有稳增长、生态环保、要素制约、风险防控等压力困难,又有政策效应持续放大、重大战略强力支持、文化“两创”迎来新机遇、高质量发展已具备扎实基础、改革开放红利加速释放、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激发等有利条件。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的决战决胜之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制造业强市目标,深化推进“1+233”工作体系,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创新平台打造、“双招双引”提升、乡村振兴示范、都市区融合、文化“两创”、开发区和国企改革、流程再造、三大攻坚战突破、党建“双基”深化“十大行动”,强化执行力提升、挂图作战、专班推进、要素破解、督查考核“五大保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会议确定,明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凝心聚力建设“制造业强市”。实施工业“双千技改”,按照“一企一策”重点培育,加快“四新”经济发展,成立专班集中突破。实施产业“数字赋能”,推动两化融合创新发展,建立工业大数据平台,放大华为大数据中心引领效应,深化提升“6501”培育工程,超前谋划5G产业发展,加快5G基站建设和应用场景培育。实施集群“三链融合”,启动实施“链主”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培植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型企业、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型企业。实施企业“雁阵培育”,实施“510”企业培育工程,打造强企第一梯队;力促百亿企业增量强体,打造企业第二梯队;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和瞪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优企第三梯队;加快推进“小转企、个转规”,打造微企第四梯队。实施企业家“代代传承”,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加大企业家培养力度,帮助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要凝心聚力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文化旅游,加强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建设“两创”示范区,按期完成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配套提升工程,高水平完成大运河文化带、南四湖全域旅游和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发挥文旅集团引领作用,打造山水圣人旅游精品线路。提升发展物流产业,组建济宁港航集团,济宁港吞吐量两年内实现翻番,打造北方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加快梁山铁水联运物流园建设;打造兖州物流基地,建设无水港、空港物流综合体。提升发展会展经济,规划建设济宁会展中心,打造集文化、旅游、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展城,全力突破会展经济。提升发展医养健康,支持泗水发展康养产业,重点推进太白湖康养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生命科学中心、微山湖康养基地等项目,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区。提升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市、县级示范街区,培育尼山之夜、运河记忆等特色品牌,让夜间经济在济宁“亮起来”。三要凝心聚力抓好重大改革创新。深化开发区改革,明年一季度全面完成“管委会+公司”“全员聘任”“招商公司”等改革任务,优化使用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全力引进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大项目。聚焦国有企业改革,不断优化国企资本结构,壮大国有企业实力,有效发挥国企功能作用。破解要素制约难题,全面推行“亩产效益”评价、“标准地”出让、“落地即开工”等改革举措,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重点支持大项目、好项目,引导基金及时跟进。全力以赴筹备项目,抓好专项债券项目包装争取。推进新一轮流程再造,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推动流程再造由行政审批服务向民生领域、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职能优化方面拓展,实现政务服务“一门办、网上办、掌上办”,建立帮助民营企业纾难解困长效机制,建设“一网通服”平台,探索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结果评价”。打造开放创新平台,提升“双招双引”实效,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企业招商、代理招商,做大做强各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所,办好各类专业招商活动,努力引进一批世界和中国500强、行业龙头、高端创新创业团队。规划建设中欧国际合作产业园、中日韩国际合作项目试验区。加快建设济宁科技创新谷、文化“两创”示范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打造太白湖金融中心、颜店新城会展中心、经开区科创中心,逐步形成“一谷一区一论坛三中心”的平台格局。四要凝心聚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大力提升城市品质,推动落实中心城区“一二三四”重点建设任务,快速突破“十二明珠”塌陷地治理,实施都市区绿心等明珠项目,搞好明年开春泗河绿化,启动建设乡村振兴滨河示范区。高水平推进“一核四城”建设,太白湖新区加快推进古运河十里画廊、复兴之路等文旅重点项目和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文旅产业和金融中心;蓼河新城重点搞好济宁科技创新谷、麒麟岛的规划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保税物流中心,重点建设高端装备、医药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聚区;运河新城结合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打造文化创意示范区、信息产业带动区、新兴产业集聚区;西部新城以中北锂电、中亿石墨烯等项目为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教育装备等产业集群;颜店新城作为制造业强市新支点、产城融合新空间、产业基础再造新示范,加快实施路网、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主城区,重点发展现代造纸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会展经济等产业。加快疏解更新老城区,抓好老城区历史街区的规划和保护开发建设,开展疏堵保畅、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修复等专项行动,实施滨河大道贯通、国光路东延等39条断头路打通工程,实施“口袋绿地”、停车设施、养老设施、老年健身场地等城建项目,依托大运河重塑老城区优势。建设智慧城市,重点抓好5G基础设施、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智慧应用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城管,争创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构建大交通格局,董梁高速、枣菏高速、济徐高速太白湖互通立交明年竣工,加快新机场高速建设,形成“田”字型高速路网结构;开工建设新机场;推进鲁南高铁曲菏段建设,做好雄商、济枣高铁前期准备,提高对外高铁通达能力;加快京杭运河主航道“三改二”、湖西航道改造升级、韩庄复线船闸等工程建设,构建完善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工作;完成内环高架主体建设,启动南绕城高速前期工作,加快主城区与嘉祥、兖州、邹城市政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都市区各板块实质性融合。五要凝心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坚持全域打造、融合发展,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抓好运河文化带、泗河生态带和尼山片区、微山岛片区、黄河滩区“两带三区”及20个示范乡镇和200个示范村建设,金乡鱼山、泗水龙湾湖、邹城大束3个省级片区要争创全省示范片区“第一梯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农村“七改”工程,开展农村改厕“回头看”,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深化党建“双基”工作,深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形成“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处处干干净净”的新风尚。六要凝心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落细落实产业、教育、就业、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顺利完成脱贫攻坚验收评估工作。高质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生态环保工作“回头看”,谋划落实好2020年举措和行动方案,深度调整“四个结构”,扎实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坚决完成“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坚决抓好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全面启动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高质量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坚决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信访积案、矛盾纠纷化解力度,注重做好民生问题整改工作。七要凝心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对重点群体就业高度关注,开展“创业济宁”行动。扎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力抓好适龄儿童入园入学、控辍保学、化解大班额等工作,扎实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支持省属驻济高校扩容提质、创建省一流学科,市属高校创建优质职业院校。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对孤儿、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关怀帮扶,开展农村“老年房”问题专项治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健康中国济宁行动,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和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建设城市医疗联合体和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会议强调,要持续提升干部执行力,把明年确定为“项目落实年”“重点工作攻坚年”,开展“为济宁增光添彩”行动,设立“攻坚克难奖”“勇于创新奖”,一个季度一个季度打好攻坚战。要调整完善指挥部体制,提升动能转换、挂图作战“两个平台”效率,实行项目开工倒计时、蓝黄红牌标识和授予流动红旗,用好干部执行力和工作实绩档案,树立起“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超前筹谋重大战略布局,确保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十四五”规划。
会议强调,要强化统筹、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坚决抓好春节前后安全生产、群众温暖过冬、农民工工资清欠、春节期间商品供应、今冬明春农业生产等年末岁初重点工作。要精准发力、快干实干,狠抓运行调度、有效投资、工业经济、双招双引、外资外贸、风险防控等工作,确保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市级领导,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各功能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