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升高,一天的最高气温都在35℃左右,在这种极端天气下,一些人就容易情绪失控,频繁与他人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或者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很可能是“情绪中暑”了。
据了解,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时,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除此之外,还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例如,情绪暴躁时,血液大量涌向头部,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毒素增多,容易长色斑;同时,情绪暴躁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并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还会引胃溃疡等等。
要科学有效的避免“情绪中暑”的发生,首先需要保持心静,在心烦意乱时可以听听轻松的音乐,或静坐沉思,降低“心理热度”。要学会心理调适,有情绪问题时,多找人倾诉,努力做到静心、安神、息怒。其次要做到充足睡眠、作息规律,在保证作息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睡眠时间。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通常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此外,可以适当做一些相对平和的室内活动,在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开胃食品,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少喝酒,特别是烈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喝水,这些都有助于清心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