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
首页
第06版: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答卷

■本报通讯员 张亮

寒风凛凛,一场冬雨,洗掉了树干的蒙尘,新时代文明实践如点点细雨浸润着李营遍地,随处可见的一抹“志愿红”、美丽乡村“一村一韵”、文化走廊、乡村大舞台各类阵地无不传递着正能量;健身操队、舞蹈队、腰鼓队等群众文体队伍活跃在村头巷尾。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任城区李营街道全域推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面开花。

移风易俗,树立行为规范风向标

在充分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李营街道村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其内容涵盖了“爱国守法、村风民俗、治安安全、邻里互助、环境卫生”等方方面面,并把倡导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有关要求也纳入了其中。

村规民约已经成为村文化广场和宣传栏上的一道独特风景。村干部们还深入各家各户张贴了这份村规民约,让这些内容更深入人心,以更好地发挥破除旧俗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的作用。

除了村规民约这“一约”之外,群众还推荐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约、有一定威望的人士组成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这“四会”,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强化培育农村良好的民风家风乡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生根结果。

志愿服务,活动温暖千万家

志愿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在李营,我们经常能看到手持红色小旗、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十字路口帮助交警疏导交通;在公园广场捡拾垃圾、清除城市“牛皮癣”……

在李营街道活跃着一群积极踊跃的志愿者,他们以干部、党员、工人、教师为主体,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的必备品,让老人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来自政府的温暖;他们为贫困儿童带去上学用品和助学金,让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改变命运;当春节来临,志愿者们为居民群众送去春联与真诚的问候;为改善村民生活,志愿者们积极踊跃为村民们打扫卫生;安全宣传和文化教育更是少不了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恨不得管的再多点,再细点,志愿队伍俨然成为了一个“百姓之家”,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成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好帮手,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遍地开花。

文化舞台,点亮群众新生活

在李营各村的实践站基地里,图书屋,健身广场等设备一应俱全,村民们通过基地,加入广场舞队,健身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犹如一座桥梁,将邻里们汇聚在一起,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通道。

各类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村民们的生活。定期开展的广场舞比赛活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舞队的成员们在广场翩翩起舞,大放异彩;当世界读书日到来,村民们纷纷来到图书屋静心阅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节日来临之际,文艺志愿者自编自演的原创节目精彩纷呈,村民们喜气洋洋、欢度佳节。李营街道文明实践活动蔚然成风,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更展示了李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成果。

2019-12-2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5520.html 1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