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彦彦
“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现场观摩会议召开后,市投资促进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的要求,全力全速,狠抓产业招商,突破招大引强,冲刺四季度,确保圆满完成‘双招双引’任务目标。”市投资促进局局长代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代超介绍,今年以来,市投资促进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双招双引”系列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我市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明确“一二三四”的招商工作思路,突出精准招商,务求招商实效,着力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1至11月份,全市“十强”产业到位内资297.77亿元,内资任务完成率141.8%,提前完成任务目标。市投资促进局直接跟进洽谈重点项目37个,签订合同项目9个(500强项目4个),落地项目6个(500强项目2个)。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举办了系列专题招商活动,活动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精准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和大集团,推进项目尽快落地,深化拓展合作领域。
谈到下步工作中如何实现“双招双引”新突破,代超表示,继续坚持以产业招商为主线,以区域招商为支撑,紧紧围绕“双招双引”一个核心,突出产业招商和招大引强两大主题,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推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加速聚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努力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优势资源抓招商。围绕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大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核心零部件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放大产业优势,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结合“510”企业培育工程,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加快推进市管骨干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帮助企业量身制作招商专案,舍得拿出优质资源,通过合资、并购等形式,与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合作;支持优质民营企业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资本对接,借力发展壮大、增强竞争实力。
聚焦招大引强促落地。将500强企业、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和机构,分析研判其产业布局、投资动向,寻找与我市产业发展契合点,有的放矢开展对接洽谈。对已签约的重大项目,紧盯难点痛点堵点,梳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流程,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加快推进速度。对已落户我市500强企业,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最优服务,鼓励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资扩股,拓展深化合作关系,促进新项目开工建设。
拓展招商方式求实效。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拓宽招商渠道和模式。继续围绕招商重点产业深化产业链招商,明确招引的重点区域、细分行业、目标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商专案,组织多种形式的产业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开展小分队“一对一”对接洽谈,领导高层走访推进。聚力全市优秀招商人才资源,深入开展驻点招商。依托国内外知名机构、商会协会、跨国公司中国区总部和我市企业驻外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委托代理招商。
创新园区招商求突破。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文件精神,按照“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根据园区产业实际,指导帮助园区招商机构,围绕特色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和配套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探索园区市场化运作的招商新模式,不断提升园区特色主导产业的集聚能力,形成产业集群,力求园区招商新突破。
强化责任抓落实。实行项目责任人制度,从项目跟踪、对接洽谈、签订合同、落地建设等各环节层层明确具体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全程跟踪服务体系,筛选投资额大、发展前景好的招商项目,帮助解决项目洽谈、签约、落地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强化责任落实,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加大项目督查力度,实行重大招商项目“红黄蓝”牌管理,不断提升项目合同履约率、投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