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历史的每一步前行,离不开女性的奋斗;女性的进步与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如今置身济宁,处处可见巾帼竞芳的圣城女性风采,和五年来济宁发展蹄疾步稳的“加速度”相比,我市妇女的进步和妇女事业取得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今天,让我们向广大女同胞道一声感谢,向身边每一个“她”致一份敬意。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妇女事业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妇女为祖国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开拓进取、贡献力量,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中国妇女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广阔的舞台上,她们以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奋斗,建功立业、成就非凡业绩,展现着不同的精彩。当越来越多的女性以实绩赢得尊重,我们的社会正悄然步入“她时代”,展现着“她力量”。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广大妇女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阔步前进,在新旧动能转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展现巾帼风采,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文明城市创建主战场奉献巾帼之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进步与家庭文明中彰显巾帼之美。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强“三性”去“四化”的改革目标,直面突出问题,勇于自我革新,做到服务大局和服务妇女的有机统一,加强对妇女的思想政治引领,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未来的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市广大妇女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积极参与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凝聚新时代团结奋进、建功立业的巾帼力量,再建新业绩,再创新辉煌。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得力助手和深受妇女信赖的“温暖之家”,未来的五年,妇联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保持和增强妇联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根本要求,自觉把工作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聚焦全市“1+233”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巾帼心向党”、“巾帼建新功”、“巾帼暖人心”、“孔孟之乡好家庭”评选等系列活动,当好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娘家”,推动新时代妇联工作和妇女事业开创新局面。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需要新担当。此刻,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凝聚起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磅礴奋斗伟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让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在孔孟大地上奏响巾帼奋进的铿锵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