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勇于自我革新,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基层妇女干部顽强奋力拼搏,勇立时代潮头。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巾帼创业创新、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脱贫行动等亮点工作遍地开花,“美丽庭院”创建、婚姻家庭辅导、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细胞工程”等破难行动精彩纷呈,在不断推进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进步,推动济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贡献巾帼力量,展现巾帼风采。
任城区妇联: 小庭院助推大美丽 小细胞激发大活力
任城区妇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省、市妇联“破难行动”的目标要求,在美丽庭院创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细胞工程”等工作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勇担新时代“半边天”责任使命,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充分发挥妇女和家庭在建设“美丽庭院”、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优势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文明,“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取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巾帼文明示范街16条,“美丽庭院”示范户6594户,建立“美丽庭院”示范户台账,倡导实施家庭卫生清洁“半小时工程”。积极响应市妇联“牵手扶贫 共创清洁”倡议要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筹集31万余元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以党建带妇建为引领,探索多种方式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深入调研选点,高标准建好阵地,打造了一批“两新”组织妇女组织示范点,激发了妇联组织新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了“点上突破、面上覆盖、质上提高”的目标,全市“两新”组织妇女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任城召开。全面推行亮妇联标识、亮组织架构、亮工作职责、亮执委身份、亮活动内容的“五亮”服务,印发《基层妇联执委会工作手册》,明确妇联执委工作职责和任务,激发基层妇联组织“细胞”活力,增强了基层妇联干部的干劲儿。
兖州区妇联:
巾帼建新功 生活更美好
兖州区妇联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力,通过举办就业技能、电子商务、妇女骨干等专题培训班,全面提升了广大妇女创业创新的素质和能力,近年来,共举办技术技能培训班30余场次,培训妇女4000余人;搭建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有效对接,每年举办“春风行动”暨女性就业招聘会,为用工企业和求职妇女搭建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女企业家协会,加大与财政局、人社局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近年来共为全区274名城乡妇女提供贷款3159万元,创成省、市级各类巾帼示范基地20余个,获扶持奖补资金近20万元,为妇女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在全省率先成立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始终坚持“预防为主 调处结合”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婚姻家庭纠纷调处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婚姻家庭辅导中心成立三年来,共受理调解婚姻家庭纠纷6617对,其中2098对放弃离婚,劝和率达32%,为构建和谐幸福家庭保驾护航,婚姻家庭辅导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兖州区婚姻登记处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曲阜市妇联: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文明新风进万家
曲阜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荣获“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传文化,重礼仪,创新儒家文化传承形式。以“诵国学、唱国学、舞国学、演国学”为载体,发挥母亲在家庭中的作用,打造“母子传承国学”家风建设品牌,被济宁市委宣传部定为全市首批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项目之一;传思想,强理论,推进群众参与最大化。以“思想引领”为目标,动员农村妇女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指导“美丽庭院”示范户按照“十个一”文明标准进行提升,通过写一条家训上墙、晒一幅全家福照片等,用小标准影响促进好家风建设;传新风,扬美德,涵养优良家风家教。坚持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寻找最美家庭,开展好“五好家庭”“廉德家庭”“绿色家庭”评选等活动,表彰各类家庭典型300余个,两个家庭获“全国五好家庭”、一个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全国政协调研组对曲阜市注重家庭建设、涵养优良家风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北京与全国五好家庭代表孔令绍进行了远程连线交流,展示了曲阜市在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果。
泗水县妇联:
“幸福护航” 为爱助力
泗水县妇联持续推进“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行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开展婚姻调解、情感疏导等公益性服务,积极探索打造辅导中心“1+3+5”工作模式,即做到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三部曲”模式、做到“五个心”标准开展辅导工作。延伸工作触角,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开设婚姻家庭幸福大讲堂,引导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两个家庭分别获得全国“最美家庭”和“五好家庭”称号。
发挥“联”字优势,整合部门资源,构筑关爱儿童网络。推动形成以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五老”为主体的村居关爱网络,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学校教育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以基层妇联组织、微公益协会等群众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给留守儿童以关爱。建好阵地,搭建关爱儿童平台,目前,泗水县共投入资金340余万元,建成县级以上妇女儿童活动阵地达138余处,出资100万元,建成县级儿童快乐家园50所。强化贫困儿童帮扶,深化关爱工作内涵,通过积极开展 “让爱传递 共享阳光”、“托起明天的暖阳”等关爱活动,募集社会资金300余万元,惠及困境、留守儿童5000余名。汇集更多的社会力量,为困境儿童带去更多温暖和关怀。
邹城市妇联:
推动家风传承 维护妇儿权益
邹城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挖掘孟母教子精神内涵,推动家风传承成为孟子故里新风尚。精心打造10余处母教宣传阵地,依托母教基地传承良好家教家风,连续开展“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表彰各类优秀家庭角色3400余名,成立母教文化暨家风家教宣讲队伍,宣传母教文化,传播文明家风。依托社区妇女之家、妇女儿童家园等阵地举办读书分享会、亲子微课堂等群众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升母亲素质,传播科学育子新理念。
邹城市作为省级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示范县、省级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示范县,积极推进省级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示范项目实施,汇聚多方力量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邹城市政府副市长吴婧在国务院妇儿工委举办的2019年度落实反拐行动计划县级妇儿工委主任培训班上进行典型发言,就保护儿童权益工作做了经验介绍。
微山县妇联:
“微山湖爱心妈妈”用爱托起
明天的太阳
微山县妇联立足本职,发挥优势,积极打造“微山湖爱心妈妈”品牌活动,扎实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妇女,不断壮大“微山湖爱心妈妈”队伍。目前,全县招募“爱心妈妈”200余名,定期联系结对留守儿童,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教”主题宣传教育、“手拉手”互助、心理辅导等多种帮扶主题活动。“爱心妈妈”全方位对留守儿童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帮扶,对结对留守儿童做到“三知、三多、三沟通”,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多到学校走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孩子、老师交流沟通,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用亲情和柔情温暖孤独稚嫩的童心,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鱼台县妇联:
用真情扬帆 为幸福护航
鱼台县妇联不断创新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形式,拓展服务环节,形成了婚前——婚中——离婚辅导全覆盖的“7+1”工作模式。“婚姻家庭关系维护”等婚前辅导课程让青年男女更有神圣感,特邀颁证员集体颁证让新婚夫妇更有仪式感,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让夫妻双方更有责任感,组建高素质婚姻调解队伍,离婚调解让当事双方重拾归属感,专业的法律志愿维权让妇女儿童更有安全感,规范的婚姻档案保存、管理制度让中心运营更有轨迹感,社区、村设立婚姻辅导站延伸服务触角让家庭生活更有幸福感,定期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等培训提升让辅导师们更有使命感。灵活的服务方式提升了家庭的幸福感,真正实现了“用真情扬帆,为幸福护航”。婚姻辅导中心自去年11月份成立以来,800余对夫妻参与离婚调解辅导,劝和率高达49.08%,有效维护了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
金乡县妇联:
凝聚“她”力量 展现“她”风采
金乡县妇联聚焦“美丽庭院”破难行动,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创建巾帼文明示范街35条,“美丽庭院”示范户7321户,达标率10.76%。开展了“美丽庭院”集中攻坚活动,实行一周一曝光、一月一排名、同奖同罚等制度,经常性开展督导检查。构建县、镇、村三级巾帼志愿服务网络,639个行政村均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常态化组织开展清洁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牵手扶贫 共创清洁”活动,总筹款33万余元,255户无劳动能力、老弱病残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得到帮扶。
与爱同行,用温情展现“巾帼大爱”。开展“情暖夕阳”尊老敬老志愿服务、“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困境儿童、为环卫工人送饭送温暖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发起了志愿捐衣活动,共为湘西凤凰苗族同胞捐赠爱心衣物30000余件,连续十一年开展“爱心送考”志愿服务;孜孜奉献,用行动献力“文明金乡”,开展“同添一片绿 共建巾帼林”、“邻里守望 携手创城”等志愿服务活动;凝聚力量,用智慧实现“抱团发展”,县巾帼志愿者协会、女企业家协会、县家庭教育协会等社会组织相继成立,广大巾帼志愿者依托各协会平台,进一步凝聚了力量,树立了巾帼志愿服务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金乡县妇联被评为全省妇联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嘉祥县妇联:
“祥城玫瑰”美丽绽放
嘉祥县妇联组建“祥城玫瑰”志愿服务队,打造巾帼志愿服务“专业化”平台。招募县直单位女党员、女干部、女教师、三八红旗手等志愿者180名,分设爱心妈妈、爱心老师、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10支“祥城玫瑰”志愿服务分队,打造巾帼志愿服务品牌化项目。开展“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周末亲情”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儿童成长 携手点亮未来”爱心妈妈亲情结对等活动成效明显;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建立巾帼志愿服务规范化机制,推动志愿服务管理逐步向组织型、计划型、目标型方向转变。依托县、镇、村妇联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助力美在我家”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为没有创建能力的家庭义务打扫卫生,在“牵手扶贫 共创清洁”众筹活动中,全县各行各界志愿者累计捐献爱心资金24万余元,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形成“家家有行动,户户争先进”的创建热潮,在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汶上县妇联:
“巾帼红娘”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汶上县妇联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实施“以文化人”工程,组建巾帼队伍,破陋习树新风。2017年成立了由各村妇联主席和计生专职为成员的红娘协会,在各乡镇(街道)组建“红娘协会”服务队,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等服务。积极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引导村民自觉摒弃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开展了“不要彩礼的好媳妇”、“不要彩礼的好岳母”等评选活动,对符合不攀比不浪费、不要彩礼和嫁妆、体谅老人困难、在情感与生活上体贴关怀公婆等6项条件的个人、家庭进行了表彰,还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村、社区红白理事会,把抵制“天价彩礼”写入村规民约,对索要“天价彩礼”的行为进行监督劝诫。市级以上媒体刊发汶上县移风易俗专题稿件50余篇,央视1套《晚间新闻》、山东新闻联播、大众日报、济宁新闻联播等媒体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特色做法进行了重点报道,在倡树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工作上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梁山县妇联:
发挥组织优势 推进创业就业
梁山县妇联坚持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引领妇女创业就业建新功。持续开展“春风送岗”活动,举办家政服务培训、巾帼创业创新大讲堂等各类技能培训,培训妇女12000余人次,提高了妇女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落实办理小额担保贴息贷款,近年来发放贷款5700万元,扶持带动创业妇女700余人;深入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创建“大姐工坊”“妇字号龙头企业”“巾帼乡村旅游扶贫基地”等扶贫创业基地8处,带动贫困妇女560余人就业。梁山县妇联因势利导,引领县女企业家协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助力解决贫困妇女就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种慈善捐赠,传递爱心,彰显巾帼之美,紧紧抓住“创新、创造、创品牌”不放松,助推全县新旧动能转换,为乡村产业振兴做出积极贡献,2017年成为全国女企业家协会团体会员,增强了梁山女企业家的社会美誉度。
高新区妇工委
为婚姻家庭筑起坚强防线
高新区妇工委精心打造“心灵驿站”婚姻辅导工作室,定期开展家庭、婚姻问题咨询、心理疏导、家庭教育咨询、婚前婚内家庭课堂等业务活动和培训。心灵驿站设立访谈室、沙盘室、解压室、放松室,接待全区居民来访,倾听妇女诉求。心灵驿站与高新区婚姻辅导中心建立联动机制,婚姻辅导志愿者和妇女干部轮值接待来访,更有效、更方便服务高新区广大居民。婚姻辅导中心和心灵驿站自成立以来,咨询受众人数1200余人,定期开展婚姻家庭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有效满足了广大家庭对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和心理健康的服务需求,为家庭和谐稳定筑起一道坚强防线。
太白湖新区妇工委
打造妇女儿童的“温暖之家”
太白湖新区妇工委依托“妇女儿童家园”的平台,发挥平台效应,结合新区新建社区实际,有针对性地为妇女儿童提供教育、卫生、心理辅导等服务,致力于把“妇女儿童家园”打造成“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积极探索建好、管好、用好“妇女儿童家园”的新形式、新路子,不断增强基层妇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妇女儿童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作用发挥有舞台。同时,根据自身特色,积极发挥驻村党员干部、志愿者的作用,为妇女提供婚姻家庭、道德规范、心理调适、创业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营造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本文编辑 张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