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8日
首页
第03版:

汶上“三链统筹” 抓实主题教育问题整改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郭虎 梁萌萌)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汶上县突出问题导向,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切入整治,通过完善机制链条、盯紧返潮链条、构建联动链条等举措,有力抓实主题教育问题整改。

完善机制链条,拧紧责任“螺丝”。将主题教育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厘清工作职责,消除部门藩篱,以“大兵团作战”方式推动问题整改解决。建立联席会议、定期研判工作制度,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一线督战,定期听取各整改单位工作情况,第一时间指导解决工作难题。发挥巡回指导组和督导组“利剑”作用,8个巡回指导组以月为单位对指导单位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帮助指导单位查缺补漏、推动提升;成立4个督导组,对各单位整改成效随时检查、随时调度,对整改不力、工作敷衍的,实行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双约谈”制度,确保责任落实落地。加大专项整治工作调度,县主题教育办公室将整治任务分解到周,建立“一问题一档案”,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整改有力有序推进。

盯紧返潮链条,拔除问题“弹簧”。将问题整改和建章立制贯穿始终,针对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领域易反弹、易返潮问题,建立四项长效机制,严防“旧疾复发”。为解决群众“一个证明跑断腿”的普遍问题,支持县人社部门在民生领域先行先试,在37项人社业务中探索“无证明办理”新模式,群众可不提供任何证明材料完成业务办理,有效节约群众精力和时间。针对惠企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10大类131个问题,健全完善企业发展“一企一策”机制,实施“510”和“3211”重点企业培育工程,每年筛选2至3家企业为重大对象,全方位扶持。组织党员干部“交流面对面、服务零距离”遍访活动,解决群众“身边小事”1万余件。推行村级党组织书记遍访农户制度,每年对辖区群众进行100%走访,促进群众诉求“家门口”解决。构建基层党建“PDCA”推进制度体系,在“抓什么”“怎么抓”“抓得怎么样”方面逐一明确,确保党建工作抓细抓实。

构建联动链条,织密整改“天网”。实行“10+3+N”专项整治机制,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改网络。瞄准“10个”靶心,在主题教育启动前期,组织开展“集中问诊”大调研,梳理反映强烈的“微问题”3700条。在此基础上,结合省市委问题台账,确定县级重点问题10项,由县级领导牵头,组建10条专班,推动问题整改。实行“3级”联动,对照县级确定出的10项重点问题,镇村两级结合工作实际,对号入座,制定调研课题和问题清单。县委成立8个巡回指导组,加强对乡镇、村级具体指导,力保主题教育不走形变样。开办“7点夜校”,向全县2.1万名农村党员授课,有效解决农村党员工学矛盾。制定“N套”方案,各工作专班将所负责的重点问题“化整为N”,逐一开展调研,推动问题整改。调研过程中注意解决前期发现的“微问题”,如在对天龙市场周边公厕少的问题,第五工作专班指导有关部门在城区新建、改造公厕24处,以整改成效赢得群众点赞。

2019-12-0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3852.html 1 汶上“三链统筹” 抓实主题教育问题整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