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工作目标认领激发农村基层党建活力 为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党员队伍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今年以来,微山县创新工作理念,推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认领机制,组织党员向村支部、村支部向乡镇党委、乡镇党委向县委认领争创目标,变“要我争先”为“我要争先”,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内生动力。 分层分类定标准。明确认领目标。县委组织部制定指导意见,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双基”工作要求等,分别制定党员、村支部、乡镇党委三个层级的目标认领参考标准。党员认领标准与党员记分管理紧密结合,考虑不同群体党员间的差异,对流动党员、老党员等特殊群体适度提高起评分数;村支部、乡镇党委认领标准,紧密结合党员教育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任务制定。分类拉开层次。设定三类三级目标,党员认领类别分为“合格”、“优秀”、“党员之星”,村支部和乡镇党委认领类别分为“达标”、“先进”、“示范”。严格认领要求。对各层级目标认领明确要求,“党员之星”要求党员记分管理要排在支部的前20%,所办的好事实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示范村(社区)”要求获得过市级以上表彰的荣誉称号;“党建示范乡镇”要求辖区内5星级基层党组织占50%以上,其余均为达标支部,基层党建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审查对照认目标。自主审查先行。年初,党员和党支部对照认领标准,开展自主审查,研判分析预期工作目标,确定自选认领标准类别。调研分析把关。为防止目标认领随意化、认领类别单一等问题,采取会议座谈、“党建调研周”等方式综合分析把关,确保认领目标切合实际、对号入座。其中,党员认领由各村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乡镇党委派员列席,组织党员逐一分析评议;村支部认领由乡镇党委组织各村支部班子对照分析;乡镇党委认领由县委组织部结合基层党建工作推进情况组织实施。确定认领目标。党员认领的目标在村内公示,村支部、乡镇党委认领的目标纳入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作为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动态跟进钉钉子。实行定期公示。每月末公示党员记分管理、村支部认领目标、乡镇党委认领目标三张进度清单,督促基层党组织压实责任。加强跟踪管理。建立自上而下季度评估机制,县委组织部结合专题调研、工作调度、实地考察等情况,对乡镇党委认领情况做出评定;乡镇党委组织村支部书记自评述职、逐项打分、排出位次;村支部结合党员记分管理对党员进行季度评议。年底,结合季度评议记实情况,对党员、村支部、乡镇党委做出综合评定。及时反馈整改。建立目标认领问题清单,对在认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整改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目标认领季度评定、全年综合评定以及下年度党建目标认领的重要参考。 奖惩并举励担当。对达到先进、示范创争目标的乡镇党委和村支部以及达到优秀、党员之星创争目标的党员给予命名表彰,表彰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落实待遇的重要依据,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工作被动应付、推进成效差的党组织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目前,全县已完成目标认领的村(社区)321个、占比59.2%,其中认领先进村(社区)的132个、认领示范村(社区)的90个;已完成目标认领的党员8896人、占比54.2%,其中认领优秀3638人、党员之星1649人。党建目标认领机制建立以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显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践行认领目标,试点乡镇党员参与捐款救助、义务劳动等实事好事较去年同期增长50%,组织生活党员参与率平均提升15个百分点,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村占比85.71%,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