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守臣 通讯员 赵振国
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在梁山县东大庙村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吴则街,因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脚无法行走。但他依靠灵巧的双手,在雕刻艺术上深入钻研,不仅精通各种雕刻工艺,还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带领多位残疾人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
由于身体的残疾,从小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吴则街也磨炼出了过人的耐心和意志,虽然双腿不受控制,但吴则街学会了依靠双手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看到父母为了生计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我不想再成为家里的负担,所以会学习去照顾自己。”吴则街从小不服输的精神也让他锻炼出来了一双灵活的双手,为他从事雕刻行业奠定了基础。
2008年,一心想走出家门有所作为的吴则街听说雕刻行业对于他的情况很适合,于是他依靠轮椅只身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当时由于火车的厕所门不足以让一辆轮椅进出,为了不麻烦别人,我从上车前就禁水禁食,就是为了在十多个小时的路程中不上厕所。”初中肄业的吴则街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独自一人去到河北廊坊的一家玉石加工厂打工挣钱。“因为我们残疾人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为了尽快能工作挣钱,在师傅教会鼻烟壶的掏空技法以后,我就加班加点的练习,有时候为了节约时间,我一天只吃一顿饭。”刚到加工厂的吴则街在加工产品时成品率不高,经常会出现废料、废件的情况。为此,吴则街每天晚上下班之后仍自主练习,经常在工位上一坐就到了大半夜。
在工作中不断进步的同时,吴则街了解到制作鼻烟壶的最高水平在业内被称为“水上漂”。所谓水上漂,就是鼻烟壶的壶盖放在水里可以自己漂上来,这对制作手法有极高的要求,壶盖要又轻又薄,同时鼻烟壶的壶体像灯泡一样轻薄透明。能做出水上漂的人不多,能达到这个水平,收入也会增加不少。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吴则街在历时半个月后终于做出了达到水上漂级别的鼻烟壶。
勤奋好学的吴则街也引起了厂里老师傅的注意,在一次闲聊中,师傅告诉吴则街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可以去广东那边学习雕刻。就这样,吴则街迈出了南下的脚步。由于没有美术功底,他先去武汉学习绘画,在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之后毅然决然地去往了广东揭阳。南方地区温暖湿润,为了避免室内潮湿,在建造房屋时往往会将地基抬高一些,进门的入口处有几级台阶。而这几级台阶对于需要轮椅移动的吴则街来说,犹如天堑。生活上的各种不便并没有浇灭吴则街学习的热情,经过几年的学习,从简单的花草内容的“花件”到复杂的人物雕刻直至品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杂件”,吴则街都已熟练掌握。谈到求学路上的经历,吴则街表示最难以忘怀的是从梁山到深圳那24个小时的火车。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出发前一天吴则街不敢再进食了,实在渴的不行的时候,就用水润润舌头。
2018年,学成归来的吴则街想着,既然自己可以做雕刻这一行,那么其他的残疾人也能干。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今年2月份,吴则街在梁山县残联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玉石雕刻公司。创业初期必然艰辛,为了接活,吴则街每周都要乘坐火车前往北京大观园古玩市场摆摊宣传,将自己的手艺展现出来。河北的一家玉器生产商看上了吴则街的“水上漂”手艺,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大客户。兴奋的吴则街回来后还没来得及庆祝,就被客户泼了一盆冷水。由于培训时间短,很多员工制作的产品不合格。面对员工们因产品不达标给客户造成的损失,吴则街多次来往河北与客户赔礼道歉,并赔偿了损失,才得到客户的谅解,有了继续合作下去的可能。吴则街为了让跟着自己干的残疾人拥有更好的手艺,他不计得失地为工人进料、培训,才让公司慢慢地走上了正轨。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吴则街说:“现在已经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员工们跟着我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接下来我准备将厂房建得更大一些,环境做得更好一些,让员工们也可以学习更高的技术,努力让在厂里上班的残疾人兄妹有更高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