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5日
首页
第05版:

我的姥姥

■ 葛新

我的姥姥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位普通老党员,尽管九十岁了,但她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目明耳聪、头脑清晰。在她清瘦的脸庞上写满岁月的沧桑。每当讲起自己入党前后的革命经历,她总是兴致盎然、滔滔不绝,70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在昨天。在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有七十年党龄并步入耄耋之年的姥姥,佩戴上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她老人家感慨万千、热泪盈眶,我们这些作晚辈的也为姥姥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党和国家给的荣誉是我们全家最大的的荣耀。

姥姥1929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莱阳市河洛镇朱家村一个贫民家庭里。兄妹3人,她排行最小。抗战爆发后,全国抗日民族运动也席卷到了整个胶东大地,在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男子奔赴前线,浴血奋战杀敌寇,妇女们也在妇救会的带领下冲破束缚,迈出家门,英勇无畏地支持抗战。正值国家危亡之际,姥姥的哥哥和姐夫也毅然参加部队,并将革命进步火种传递灌输到家庭,深深启蒙和影响着姥姥。在家庭的鼓励下,姥姥12岁就加入了村里妇救会,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救助伤员、做军鞋军衣、备军粮、传递情报等任务。面对村里各项工作,她都积极跑在前头,样样工作都当先锋,周围的群众都夸她:“这个大嫚能吃苦,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真是好样的。”由此她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起内战,当时莱阳城由国民党军队占领,对共产党员、抗战家属和进步革命人士进行残酷捕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大地,横尸遍野,血溅山河,有不少群众纷纷外逃躲避,也有些党员开始动摇,甚至脱离党组织。面对残酷的斗争环境,姥姥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所吓倒,而继续与同伴一起坚持留在村里,更加积极地挨家逐户上门做妇女思想工作,宣传妇女解放,支援抗战队伍。一些外出的妇女也返回村里,参加妇救会组织的各项运动。工作中姥姥都是率先行动,放足,剪发,学文化、送情报,站岗放哨,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她的各项任务,1946年中共莱阳河山区委为她记二等功。

姥姥回忆起有一次国民党、地主汉奸对村各家各户搜捕党员和红军伤病员。当时,她身上携带着还没来及转移的地下党组织重要资料,在千均危急之际,姥姥采取声东击西的方法,让亲属吸引住敌人的注意力,她机智巧妙地将资料隐藏在屋檐瓦片底下,安全躲过敌人的搜查,使党组织未遭破坏和损失。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敌占区,作为思想进步,积极勇敢的姥姥,与她同伴们无数次护送党内干部越过封锁线,一次次将来村的部队伤病员秘密隐藏,躲过搜捕。就这样,姥姥从一个懵懂无惧、目不识丁的农村女性,在历史烽火的锤炼中,逐步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1949年3月,在本村朱振英、朱玉林同志介绍下,不满20岁的姥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听姥姥讲,当时在那个年代从心里感到共产党是咱穷人的命,对党可亲可敬,心中只要有了党,做任何工作都不害怕,都不畏惧。她还说,那个时期党的活动不公开,都是地下秘密进行,周围的群众,包括自己家里人都不知道谁是党员。可都很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机密,在村里各项工作和运动中都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入党后,姥姥多次参加秘密党小组学习,在思想觉悟、理论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加积极地投入党的工作。一方面带领妇女们做军鞋、运军粮,送情报、护伤员支援前线作战;同时又动员妇女积极参加反封建斗地主、减租减息土地革命等政治运动。她勇敢坚强地站在斗争前线,连续多次被区委评为支前模范。她深深懂得共产党是穷苦人民的大救星,决心永远跟着共产党走,让天下穷苦百姓都过上幸福生活。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3年,姥姥作为随军家属离开了养育她二十多年的故土,来到福建部队丈夫身边。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她忠厚正直,豁达淳朴的品格没有变,对党知恩报恩的心境没有变,不管走到哪里,都会给人们留下了党员的优良品德。

当时部队上条件有限,只能安排一部分随军家属就地工作,但作为部队干部的姥爷考虑当时随军家属比较多,别再为部队增添负担,就一直未向部队提出要求。姥姥也深知自己是一名党员,时时处处都要带头做表率,很体谅部队的难处,继续支持丈夫的工作。她自己却分文不要地热心承担起随军家属幼儿的看护管理、帮助营区开垦菜园、喂猪等有利于军队建设的一些事务,得到了部队官兵和随军家属们的称赞。1960年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经济发生严重困难,部队作出决策,暂时动员一些部队随军家属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当时会议一动员,姥姥就报名带头返乡,做出样子,其他的随军家属也都积极响应,从而来分担部队的困难和负担,全力支持丈夫安心投入部队工作。

姥姥是位勤俭持家、善待子女的人。1963年姥爷从部队转业,来到当时极度贫困落后的泗水县,工作安排在圣水峪公社,当时生活环境条件比较艰苦。已有5个孩子的姥姥,在那个生活非常困难的年代,把孩子拉扯大本身就非常不容易。但姥姥从不在任何困难面前低头,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姥姥总是想方设法让儿女吃饱肚子,上学读书。为了垫补口粮,姥姥在秋季还经常去上山下沟揽地瓜、拾豆子等,有时往返10多里路程,连饭都顾不上吃。家庭会议一直是姥姥家坚持多年的教育形式,孩子们上学或工作回家后,都要按时在家庭会议上说一说,坚持对的,改正错的。一旦在外做错了事,都必须在家庭成员面前检讨承认错误,力求恶的东西不能滋生,善的东西要发扬下去。她经常教育子女工作上要求遵纪守法,对不起党的事,给党抹黑的事,绝对不能干。

时光流转,变的是时代,不变的初心。姥姥始终不忘对党的信仰,在基层供销社一干就是27年。有一次,在突击完成饭店冷冻猪肉和猪下货的任务中,由于连续加班,昼夜奋战,使姥姥过度疲劳,胃溃疡大出血,但她咬牙一直坚持干完自己的任务,待送到公社卫生院,生命一度垂危。经医生抢救过来,住了两天院又回单位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以至现在落下胃病的病根。回忆起此事,姥姥从不抱怨和后悔,她常说:“自己没文化,不识字,做不了什么大事,想想过去那些牺牲的同伴,我已经很满足了,党的恩情我永远报答不完”。1990年6月中共泗水县委向她颁发了“建国前老党员荣誉证书”。姥姥自豪地对儿女们说:“现在想想还是入党最光荣。俺当时入党不图别的,只想对人民有好处,能为党做些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姥姥入党70周年,同时还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姥姥在千百万革命者中只是极为普遍的一员,正是像她这样默默无闻的党员做出的奉献和牺牲,才催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国家由贫穷战乱到繁荣昌盛,见证我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光荣历程,谈起翻天覆地的变化,姥姥总是有一股按捺不住的兴奋和喜悦,从心里感激共产党为我们打下的幸福江山。

2019-12-0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3420.html 1 我的姥姥 /enpproperty-->